项羽出身楚国名门世家,是个根红苗正的贵族,加之自己也是勇冠三军,所以不时受各路诸侯反对 相比之下,刘邦的出身则更接地气,他祖祖辈辈都是诚实巴交的农民;他自己年轻的时分,结交了一些闲散人员,整日游手好闲,气得刘老爷子整天骂他未来守不住家业 刘邦年轻的时分,以至连个正派的名字都没有。刘邦原名刘季,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刘四” 秦始皇即位以后,对内对外做了几个大动作。先是对内除掉母后男宠嫪毐,以及丞相吕不韦,稳定了自己的位置;然后挥师东进,扫灭六国,一统宇内;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随后又变革了秦国制度,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文字、车轴宽度等等,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消费力的展开。 这位老伙计还不遗余力地投资“科研”,前后三次派徐福出海寻觅蓬莱仙岛,以求长生不老之仙丹。最后,还是被忽悠了。 好大喜功的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似乎觉得曾经走到了历史的巅峰。于是集中全国力气,大兴土木,极工巧之能事,四处搞工程。最后,国库空虚,老庶民苦不堪言;就在此时,陈胜、吴广两个包工头带领一干弟兄起来造反了。 按说这两位包工头没啥文化,能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完整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但是,陈胜破天荒地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深化人心,并彻底突破了中国历史上贵族世袭的神话;最主要的是,这句话为之后平民出身的刘邦做皇帝,提供了理论依据。(按:在此之前,世袭贵族占领着绝大多数官位,很多贵族世系能够追溯到传说时期,普通老庶民简直没有任何脱贫致富的机遇) (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说客是例外,此问题以后再表) 随着农民起义越闹越大,项羽和刘邦以及六国遗老遗少也先后参与了起义军。陈胜、吴广被杀后,大家共推根红苗正、仪表堂堂的项羽做起义军首领。 历史上的项羽是一个谦谦君子,为人处世彬彬有礼,重承诺、守信誉,再加上作战骁勇,是数一数二的英雄俊杰,被后人誉为古代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并因而遭到人们的怀念。 至于项羽的那些缺陷,那都是汉朝人记载的,有所夸大以至有意争光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里,关于《史记》还想说一点。记得中学的时分,教材里面说司马迁对项羽推崇有加,故而将项羽冠以只需天子才干享有的“世家”称号。但是我读了《史记》之后,觉得其中并没有对项羽有明显的溢美之词,我反倒以为这是司马迁为了维护高祖刘邦才将项羽奉为“世家”的。 缘由很简单,中国古代考究一个名分问题,即:天子的敌人一定得是天子,必须求对等;因而,司马凑合不得不把项羽列为天子,否则,就显得刘邦得国不正,大汉的统治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这也不难了解,天子仅仅打败一个诸侯,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天子只需打败另一个天子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胜利。 从总体上来看,项羽依旧代表了旧时期的贵族利益。他追求的目的是天下重回战国时期诸侯各占一方的旧制度中,而这一点恰恰是开了历史的倒车。但是项羽也做了一些有进步意义的事情,好比在历史上,项羽第一次正是理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指导理论,分封了以张耳、陈馀、英布为代表的一大批布衣出身的平民为诸侯王,客观上为刘邦登基做皇帝开了先例,在当时的老庶民的思想上做了铺垫。 刘邦出身布衣,既无人脉,也无人气,这使得他不得不大范围、不拘一格地破格选拔各类人才。这使得很多同样布衣出身、才气横溢的人物走向历史前台,完成了人生的转变。这一点顺应了历史展开潮流,取得了更多底层庶民的支持。这才是刘邦得胜的关键。 总之,秦汉之际是一个巨大的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前后涌现出秦始皇、陈胜、项羽、刘邦四大天王(《史记》中将此四人均列为“世家”) 秦始皇 :第一次彻彻底底地统一天下, 陈 胜 :第一次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项 羽 :第一次分封布衣为诸侯王 刘 邦 :第一个布衣皇帝 这四大天王以其各自的言行,共同推进了中国历史的展开,并最终在刘邦的手中得到总结,树立了大汉王朝,翻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为辉煌的篇章! 更多精彩请关注“贵德草堂” ID:guidect_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