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2021年GDP为4.32万亿元,从20世纪以来,上海经济总量简直都稳居中国内地各城市首位。 但历史上的上海并不像现今这样无足轻重。仅仅在200多年前,上海只是吴淞江(苏州河)与黄浦江交界处,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县城,城墙内区域不外2平方公里。 ▲上海城墙里的范围(红色) 但1843年之后,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在被开为商埠后疾速崛起,仅10年时间便取代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 1927年,上海县部分地域脱离江苏省“独立”,成为中央直辖市。尔后,上海市的中央直辖位置到今天从未改动。 ▲民国上海 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的面积也只636平方公里,仅为往常上海市的10%左右。 更有意义的是,赋予了“上海”这个名字的“上海县”,在1958年之前依旧从属于江苏省,“上海县”与“上海市”互不统属,分属于不同的省(市)管辖。 ▲上海县与上海市没有从属关系 直到1958年,包含上海县在内的江苏10个县才最终划入上海市,使得上海市面积扩展了近10倍,构成了今日的上海市范围。 那么,上海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脱离江苏省,最终构成了往常的范围,成为能够与各省相提并论的直辖市的呢? 一、沪苏一家 今天的上海市管辖面积共6340平方公里,其范围大致相当于清朝时期江苏省的整个松江府,以及半个太仓州(直隶州)。 ▲清末的松江府与太仓州 但无论是松江府还是太仓州,皆由唐朝和之后,历史上苏州四次行政拆分而来。 第一次行政拆分是在唐朝,唐制的“州”可辖“县”。当时苏州大致管辖长江口南岸与杭州湾北部一带,范围极大。苏州也是唐朝时江南地域的独一雄州(唐制州分七等,“雄州”为二等)。 ▲唐朝的苏州范围 随着江南地域经济的不时展开,到唐中期苏州曾经展开成为“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的繁华之所。 当时的苏州主要包含吴县(州治所)、嘉兴县等6个县。公元751年,苏州将嘉兴县等三县的部分地域析出,新设华亭县。 ▲唐朝的苏州辖县的变更 此次拆分的结果便是降生了华亭县,这个上海地域最早的县级建制单位。 ▲唐朝华亭县 第二次拆分则是在唐宋之际,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国经济中心加速向江南转移。江南地域成为朝廷财政最为依仗,人口最为稠密的区域,苏州自然也就成为政务最为繁多的地域之一。 为顺应这种状况,五代十国时期,后唐从苏州(中吴府)析出以嘉兴县为治所的开元府(后称秀州),领华亭等三县。 到了宋朝,华亭县内密布的河道带动了航运的展开,促进了境内位于黄浦江和吴淞江的交汇点的上海镇的崛起。 此次行政拆分的结果是苏州被一分为二,秀州领华亭县脱离苏州管控,成为与苏州平级的行政区。 ▲北宋苏州与秀州(嘉兴) 第三次拆分则在元朝。元朝树立后置江浙行省,主管江南地域。改开元府为嘉兴路。由于华亭县的经济范围不时扩展,因而将华亭县析出,升为松江府。 1290年,在松江府境内,元朝又从华亭县中析出以上海镇为中心的“上海县”。这是“上海”一词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划而呈现。 此次拆分后,原唐朝的苏州范围里,曾经相继析出了与苏州(当时称平江路)平级的松江府和嘉兴路两个府级单位。 而松江府内部则析出华亭和上海两个县级单位。 ▲元朝平江路、松江府与嘉兴路 最后一次拆分则是在明清时期,江南的经济中心位置更为稳定。明朝初期从苏州府的昆山县中析出太仓散州,与“县”同级,交给苏州府管理。 清朝中期则升太仓为直隶州,与“府”同级,下辖三县一散州,直归江苏省管理。 而明清时期松江府则析出青浦、金山等多个县。到鸦片战争前,松江府曾经展开成为下辖七县一厅的大府,是江苏省重要的棉纺织和航运重镇。 不外,松江府的位置仍远不迭苏州、江宁这两个江南传统的经济和政治中心。 最后一次拆分后,太仓州从苏州府正式析出,与松江府基本组成了今天上海市辖区范围(除太仓县外)。 ▲1840前,今上海市境内存在一散厅一散州和十县,分属松江府和太仓州 二、开为商埠 步入近代后,随着西方列强翻开中国国门,上海县被开为通商口岸。一个个租界在上海的树立,上海的位置日益特殊,也逐步迈出了脱离江苏省的步伐。 鸦片战争后,英国请求清朝开放东南沿海作为通商口岸。在江南诸多的城市中,英国一眼看中了政治经济位置都不突出的松江府上海县。 ▲上海县城 之所以选择上海县,在于其正好位于吴淞江和黄浦江的交界点,是河海联运的自然良港。 相比之下,不论苏州、杭州等江南传统中心,或者是华亭县这个松江府的中心,都过于深化江南腹地,与海岸线距离过远。 ▲上海县的天文优势 基于以上种种缘由,1843年,上海县被开为通商口岸。随后,大量的英国人开端涌入上海,涉外的事务逐步增加,缺乏外交认识的清朝官员本就不愿与洋人接触,便放权给英国设立领事馆自我管理。 但同时清朝仍抱有天朝上国的心态,不愿让英国将领事馆设在上海县城内,与清朝官员相提并论。 因而,1845年,清朝在上海县城外的黄浦江边找到一块面积约为0.5平方公里的滩涂地,租给英国树立货运港口与领事馆。这成为了上海地域的第一块租界。 ▲早期的上海英租界(现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 1848年,法美两国也模仿英国在上海划分租界。租界全部位于上海县城以外,列强能够恣意规划树立。 由于清朝缺乏外交观念,列强又取得了在华征税和司法等特权。使得租界完整独立于清朝的管理,成为上海县境内第一批脱离了松江府和江苏省而“独立”的地域。 起初,租界内只允许洋人寓居,中国人能够进入租界但不能在其中寓居,租界内的洋人不外200人。 但到1853年,安定天国起义和小刀会起义要挟到上海地域,大量华人难民涌入租界避难,这使租界内的人口激增,最多时以至超越了50万。 ▲安定天国运动形势 而大量的难民在租界内的工作与消费为洋商带来了利润,租界不许华人进入的规则也被废弃,越来越多的人开端进入租界营生,这使得管理成为一个大问题。 1854年,列强在租界内成立政府性机构“工部局”,对城市树立中止管理。为了谐和管理,英美将两国租界兼并为公共租界。 这使得上海租界的市政树立取得极大展开,近代化的街道、下水道和路灯系统等均于上海呈现。就连许多欧美刚刚呈现的新颖事物也很快在上海租界内呈现,使得上海租界呈现出不亚于西方的繁荣。 ▲至清末,上海租界的范围大大超越上海县城 上海租界内的繁华很快以不可避免的趋向涌向当时还是由清朝控制,江苏省管理的上海县城。 随着上海租界的日渐兴起,清朝也开端认识到上海的天文优势。洋务运动开端后,上海县即运动的中心,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企业先后落户上海县,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华商电气公司 这使得上海县人口疾速增长,至清末已达50多万,成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地域。 随着人口和工业的展开,城墙的存在显得十分多余。1912年,上海县拆墙筑路,新修的马路将上海的华界和租界连成一片,一个整体上比较外向的上海在地域的意义上构成。 ▲上海老城墙 华界与租界连成一体后,人口的活动对市政树立和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请求。 但清朝此时对上海的管理依旧坚持旧有体制,封建的晚清官僚自然无法管理这样一座近代化的工业城市。对上海县管理方式变革势在必行。 1912年,随同着民国的树立,一场关于城市管理体制的探求也在全国开端推行。 三、特别城市 民国成立后,掀起了一场“废府存县”运动,松江府和太仓直隶州被废弃(松江府驻地的华亭县更名松江县),两公开辖的12个县,全部直接从属于江苏省管理。 同时,江苏省也积极对旧有体制中止改造,尝试仿照日本设立“市”这一区划。在5万人以上的工商业汇集区设“市”,自行选举市议会中止自治管理。 ▲《江苏省暂行市乡制》 在此影响下,上海县开端分设蒲嵩、闸北、洋泾和上海四市。但仅仅两年后,由于北洋政府担忧中央自治会招致中央权力收缩,疾速叫停了城市自治的步伐。 但“废府存县”后,省无法直接纳理这么多的“县”,因而又在省下设相似于明清“州/府”的“道”来管理县。 原本明清时的松江府加太仓州各县被划入一个新的区划:沪海道。辖区已简直与今日上海市的相当(除太仓县和长江北岸)。 ▲沪海道(1914年-1927年) 1916年,随着袁世凯的逝世,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混战的时期。但全国各地关于城市管理方式的探求并没有中止。 1921年,在国民党的努力下,广东省的番禺和南海县城兼并为广州市,树立了中国第一个“建制市”。北洋政府的“省-道-县”三级体制被改为了“省-市/县”两级体制。 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很快就被当时管理上海的北洋政府效仿,北洋政府曾短暂于1925年在上海县设立淞沪市。 但随着北伐战争的日益推进,北洋政府疾速垮台。 1926年,北伐军收回了汉口的英租界,国民政府就此迁往汉口并成立汉口特别市。特别市不同于从属于省管理的省辖市,而是直接从属于中央政府管理。 ▲汉口市政厅 1927年3月,北伐军占领上海县,但由于列强实力过于强大,这一次北伐军没有像解放汉口那样收回租界。 但此时的上海县连同租界在内的工业资产总额约占全国的40%,工人人数约占全国的43%,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50%,承载着当时中国工业的半壁江山。而且人口也曾经超越150万,远超当时其它城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民政府决议在上海也设立“特别市”,将其直接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废弃了沪海道的区划,各县重新划归省直辖。7月,国民政府将包含上海县城、租界以及周边地域共630平方公里的地域和200多万的人口正式脱离江苏省的管辖,成立直属于中央的上海特别市。 上海特别市的辖区基原形当于原松江府的上海县与太仓州的宝山县的范围,并从东边的川沙县取得了一块海岸线。 ▲上海被一分为二 但这些区域都对江苏省有着重要意义,于是中央政府与江苏省产生了严重的利益抵触,双方中止了猛烈的讨价讨价。中央希望上海单独成为直辖的“特别市”,而江苏省方面则又希望留住“上海”这个地名。 结果就是上海特别市的成立十分“别扭”,上海市与江苏省交界地带的管理十分紊乱,赋予该地“上海”这个名字的上海县,南部地域依旧从属于江苏省。江苏继续保住了“上海县”的名字。 这就使“上海”被一分为二,分为从属于中央的上海市和从属于江苏省的上海县,此举招致上海县衙不得不从“上海特别市”境内的来榷场(今黄浦区十六铺)南迁到“江苏省上海县”境内的北桥(今闵行区北松公路)。 并且,在上海特别市境内,人口最为稠密的租界实践上也并不归属上海市管理。因而,上海特别市的实践辖区仅包含原松江府的上海县北部和太仓州的宝山县东南部,面积为4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仅11万人。 ▲1928年上海特别市地图,紫色区域为规划市区,但最终未划入上海市 至此,上海以“特别市”的名义正式从江苏省中“独立”,取得了与江苏省具有同等行政位置的特别市的建制。1930年,国民政府发布《城市组织法》,以法律方式规则了人口超越100万的地域应设为直属中央管理的院辖市(或称直辖市),上海市直辖中央的位置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但仅仅2年以后,1932年的“一·二八”事故就令上海乌云密布,5年后,日本更是直接发起了旨在侵略全中国的战争。 1937年11月,日本攻占上海,除租界外的上海完整沦陷。仅仅4年后,1941年12月7日,安定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等国宣战。租界也被日本占领。整个上海堕入日本的殖民统治当中。 ▲日占时期的上海 法西斯国度在全球的罪行惹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对立。1942年1月,中、美、英等国分离成立了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成为同盟中的重要一员。为了争取中国全力对立日本法西斯,1942年10月,英美两国与中国政府签署条约,出借一切在华租界。 1945年,抗打败利。国民政府接纳了整个上海市,依旧赋予其直属中央管理,与江苏省相提并论的院辖市(直辖市)位置。 为了顺应上海市逐步外扩的展开趋向,1947年,上海市从江苏省内划来大场地域。经此划界后,上海市的面积由495升至618平方公里,人口330余万。 ▲1948年上海市地图 但是,仅一个大场地域基本无法满足当时上海市展开和外扩的需求,上海市与江苏省边疆管理紊乱的问题依旧没有处置。这都为上海市未来的展开和管理制造了庞大的艰难。 ▲1948年上海市在江苏省的包抄圈里 四、名不虚传 1949年5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止,上海解放。解放后,人民政府则持续了上海直辖市的位置。同时,在原明清时期松江府(除上海市外)和太仓州南部的嘉定、宝山共九个县之上设置“松江专区”,归江苏省管理。 专区相似于之前明清时期“府”的位置,国民政府的“省-县”两级体制被改称为“省-专区-县”三级体制。 ▲建国初期的上海市和松江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刚刚阅历了解放战争,大量人口逃亡来此,使得上海市人口疾速增长至500万,随着“一五计划”的开端,大范围的经济树立在上海展开,这使得到1957年时,上海人口达690万人。 如此巨量的人口使得副食品供给呈现短缺,居民的寓居条件十分艰难。因而,1958年,国务院先将松江专区的上海、宝山、嘉定3县划归上海市。 后松江专区被撤销,松江等其它6县先划归苏州专区。但是到了11月,此6县,加上原太仓县的崇明岛也一同划归上海市。 ▲1958年上海市地图 10个县划入上海以后,上海市的总面积扩展了近10倍,至5910平方公里。后随着填海造陆计划的中止,近些年上海市的面积已达6340平方公里,并且还在不时扩展。 变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时推进,这些划入上海市的县陆续都变为了“区”。 例如1992年,赋予了该地“上海”这个名字的上海县和闵行县兼并为新的闵行区。1998年,撤松江县,设松江区。至2016年,随着崇明县改为崇明区,上海全域变区,最终构成了往常的格局。 ▲现今上海市地图 纵观上海市行政区划史,苏沪本为一家,唐朝建制的华亭县(后来的松江府驻地)是上海最早的建制单位,并持续至今构成了今日松江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华亭县能够说是上海的“母县”。 但从近代开端,松江府的另一个县——上海县被开为商埠,列强租界的设立,强行将上海县的部分地域脱离江苏省而“独立”。这段历史既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史,但也不可承认是上海的崛起史。 ▲上海外滩 在这些租界的示范效应下,上海很快就以势不可挡的趋向展开为全国以至东亚数一数二的大都市,并于1927年主动与江苏省“分家”,担负起促进全国展开的重担。 但上海的成就也绝不是完整靠列强的“施舍”。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已不是那个租界林立的上海,但依旧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重要中心。 1958年,上海吸收江苏10县,最终将上海市与江苏省的边疆定格在了太仓市-昆山市一带。 ▲沪苏省界的五市(区)经济与人口对比 昆山和太仓最终没有成为上海的一部分,但昆山和太仓高居“全国百强县”的第一位和第七位,经济表示以至比隔壁上海的嘉定和青浦区抢眼。 ▲昆山、太仓上榜2021年全国百强县前十 固然上海脱离了江苏省,但在上海与江苏的相互带动下,由“上海-苏锡常”组成的长三角北岸是中国经济最为生动兴隆、人均GDP最高的地域。 ▲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都进入人均GDP最高的10强城市 上海的历史,正是上海“海纳百川、追求杰出、开通睿智、大气谦和”城市肉体的最好表示,更是浓缩了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肉体和吃苦耐劳的创业肉体的集中表示。 ▲人头攒动的南京路步行街 长期作者|在舟 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义务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