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中国青年》等刊物上转载了一篇《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以此为契机,国内宣起了了第一轮对胡适的批判高潮。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胡适的二儿子胡思杜。即便是递交了与父亲团结的投名状,最终没有改动他作为胡适子女被优待的命运,最终肉体解体自杀身亡。终年只需36岁。 (后排右一为胡思杜) 1948年年底,北平行将解放的时辰,蒋介石谋划“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胡适就在抢救的范围,自知难容于新政权的他欲携带家眷分开。 作为胡适二儿子的胡思杜则拒绝分开北平,那时分的他并不了解国内状况,但曾经在北平学生运动中遭到新思潮的影响,对新中国充溢热情,并坦率拒绝父亲: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会把我怎样样。 1950年,报上发表了胡思杜的一篇文章《对我父亲——胡适的批判》,批判父亲:“他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斥骂父亲是“帝国主义的走卒”,宣布与胡适脱离父子关系:“在他没有回到人民的怀抱来以前,他总是人民的敌人,也是我自己的敌人。在决计背离自己阶级的今日,我感遭到了在父亲问题上有划分敌我的必要。” 那时分国内掀起“胡适思想批判运动”,许多知名学问分子纷繁撰文,表明“批胡”立场。作为胡适的儿子,思想进步的胡思杜急切想要融入新的社会,当然要表示十分积极。 他写了一份思想讲演《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叛》,表示与胡适划清界线,这一举措得到了上层的赞扬,使他得以在毕业后能够到唐山铁道学院“马列部”教历史。 事实上,这一篇文章只是胡杜思的一个思想讲演。只是交给指导看的一篇作业,由于政治,它也不再只是一篇简单的讲演。 胡适写了《斯大林战略下的中国》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文中说:“我们早知道,在共义国度里,没有行动的自由;往常我们更知道,连缄默的自由,那里也没有。" 这种不协作的态度使当局坚决了大批判的决计。于是1951年11月《中国青年》等刊物上转载了胡思杜的这篇《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判》,胡思杜的文章被公开发表,以此为契机,国内宣起了了第一轮胡适批判高潮。一篇每个人都会写的思想讲演怎样会成为两次政治的斗争武器,其中内涵不言自明。 即便是递交了这样的思想讲演,还得到当局的赞扬,但是胡杜思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场批判风潮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到1955年了,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彻底的把胡适批透了,致使于“胡适话题”变得不新颖。在这场批判中,胡适被扣上了许多骂名,如“异族胡适”“文化汉奸”“胡适这个妖怪”“套着美国项圈的走卒”“出志祖国的最无耻的卖国贼”。 胡思杜是“汉奸”“走卒”“卖国贼”的儿子。 胡思杜以为与胡适划清界线,就能够解脱父亲的阴影,无所扯绊的投入新社会去了。他显然低估了胡适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新政府的决计。新政府以为他是有罪的,那么这个罪至死方休。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1957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从1951年当局和胡适的彻底团结之后,胡思杜的日子不时是缄默的、低调的、谦卑的。或者说他是看不到前路的,关于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未来的迷茫是最可怕的事情。 那时分的他成分不好,二等公民,没有女友,不敢和亲戚联络,身边没有朋友,低调、恐慌的活着。看到中共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以为人生的春天和希望终于来了。 他积极主动地给单位指导提了关于教学变革的倡议,学院指导却说他是向共产党进攻,将他定为右派分子,并把他与父亲胡适一齐批判。自此,胡思杜一下子由反对中共的积极分子,成了“汉奸”、“走卒”、“卖国贼”胡适的余孽和阶级异己分子。 他不知道,1957年刚刚拉开反右运动的序幕。 不停地批判和斗争让他彻底的对人生失望了,他有无限的冤枉和不解,但是关于时期里的人来说很难跳出来看清,加上近7年来对父亲的批判,他每天要活在他人的眼神里,对他避之不迭。生活中必须丢弃近三十多年的父子之情,事业得不到好意和了解,这一切最终让他肉体解体。 他给在大陆仅有往来的堂兄胡思孟留下一封遗书: “往常我没有亲人了,也只需你了。你来了我一定不在了,找我的一个同事,他会通知你我的一些状况。你是我最亲的人了,往常我曾经死了,你不要难过。你能吃苦,耐劳。我留下的六百多元钱。公债券二百多元,你的孩子若能上学的话,供给他们上大学。一个手表也给你,留个留念。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你的孩子们好好学习,为社会主义立点功。” 1957年9月21日,年仅36岁的胡思杜肉体彻底解体,上吊自杀。这个接受了多年灾难的安徽宣城青年得到了永世的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