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 世界紊乱喧嚣,其中暗含次序与宁静。诗歌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发现这种次序,把真相呈示出来。由于理想中的重重障碍及美学上虚无和批判力气的牵扯,这种发现近乎一种树立。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诗歌作品作为对理想的反映,自身即是从无到有的发明物。并且它所映照的不论是过去还是此刻,都是曾经消逝和正在消逝的时间,思索到时间强大的不可逆转性,这种留驻便成了发明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诗人说出来的固然是既定事实,却被深深遮盖着。对读者来说,不了解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诗歌意味着更高的了解力。因而,最好的诗,就是把世界上最基本的东西重新发明出来。可能这让诗人看起来过于自大了,但我们知道,诗人历来不把这单纯当做一项任务,而是他们内心不得不说的激动和渴求的一种释放。对他们来说,那些每天都出往常我们眼中的事物,依旧会带来惊奇,并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好比天空和大地,好比阳光与阴影: 我们坐在大教堂脚下 轻声谈论着灾难, 前程,未来的担忧, 而有人说这是最好的 我们往常所能做的—— 在明亮的影子里谈论黑暗。 这是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短诗《在大教堂前》的后半部分。一个长途旅游归来在大教堂前休息的片刻,傍晚的阳光投下影子,宁静的交谈。当这个极端普通的瞬间被诗人抓住,以他的方式说出来,立刻有了奇特的效果。诗人知道,最朴素的事物常常最有力,内涵也最丰厚,但这意义藏匿且游移不定,并不直接显往常我们面前,诗人要做的就是在恰当的时辰捉住它们。这首诗最精妙的中央在于,“在明亮的影子里谈论黑暗”首先是对理想场景的一个精确描画,在这基础之上,阳光与阴影所意味的世界的明暗、理想与理想的处境等才发挥作用。短短一句中,诗人充沛应用二者内在的联络和抵触,使诗意得到大大的扩展——阳光与阴影所包含的思想以如此简约明晰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扎加耶夫斯基这种超凡的洞察力,总能在大家看似平常的时辰意想不到地展示,在另一首短诗《弗美尔的小女孩》中,他又在一次观看中掌握住了游移变幻的光和影: 哦弗美尔的小女孩,哦珍珠 蓝头巾:你无处不明亮, 而我由阴影组成。 光明俯视阴影 带着宽容,或许还有一丝怜惜。 这里的光明,除了观看时的自然光,还有艺术品自身的光亮,对应阴影中个人存在的低微,能够了解为艺术对存在的照亮。特别是最后的宽容和怜惜,让我们明白生命再低微,其自身仍是存在的足够理由,这是积极的肯定性力气——光的力气。作为波兰继米沃什、赫贝特和辛波斯卡之后又一位世界级大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坚持着前辈诗人的智识传统和道德深度,相比而言,他的抒情气质更浓,在对美和蔼的赞誉中表示了一种特殊的、执拗的英勇。当今时期,狐疑和虚无充溢,对意义的探求,经常被以为是脆弱、分歧时宜的,在诗中写美好的事物普通都要冒着被以为是不够机智的陈腐的风险。但是当代的声音一定大部分都淹没在彼此的喧嚣空虚中,不论哪个时期,最后保存下来的声音才真正表示其肉体深度和智力水准。在这一过程,单纯叛逆和批判的声音会越来越小,由于它们太容易随着时期自我耗费了,而那些树立的声音会逐步明晰洪亮起来。树立的声音当然并不逃避批判,而是不沉溺于批判。扎加耶夫斯基对作家参与时期的智力树立持正面态度,他的诗从基本上来说也是这样的:探求阴影中的存在,赞颂光的美好。因而他写的既是反省、洞察之诗,也是对世界的赞誉之诗。正如他自己所说:诗歌将我们提升到日常之上,使我们得以专注而热情地审视我们的世界。 必须认真辨析,由于在现代诗歌写作中,赞誉通常被以为激昂却孱弱并非全无道理。赞誉在什么层次上最有力气呢?在真的层次上。诗歌并不是要杜撰并不存在的美,或在心情层面一味铺陈而不触及事物,闭着眼睛大喊——诗歌要做的是发现理想中原本就存在的美,原原本本指给我们看。在认识层面,没人能承认美是理想一部分,只是虚无的力气以为这没有意义,批判的力气为了表示勇于直面丑恶的决计,以为触碰美是一种蜕化,疏忽了美是丑恶最有力的对立,最关键一点,美在很多人心中是个错觉,他们所以为的美,并不是真的美。从这一角度讲,最有力的赞誉同样是一种批判,对虚无的批判。在最高的层次发现美,并在最朴素的层次真实地写出来,是诗人最难的工作。扎加耶夫斯基很多诗,以最深化的方式,即经过美的缺席写出了美的在场: 你们两个都走了,所以从往常起我们将过一种双重生活 同时在阴影和光里,在明亮的阳光里 也在石头似的大厅的阴冷里,在悲痛里也在欢乐里。 ——《维琴察的早晨》 这看起来并不像对人世的赞誉,而是无法的接受。但我们能读出他的面对真实处境的宁静,在一个欢乐和悲痛共同构成世界中,这一宁静是英勇的代名词。阳光与阴影相互矛盾、依存的发现性隐喻,让前面25行对日出的描画的力气真正爆发了出来,事物完成了向思想的转化。当事物呈现出思想,也就完成了自身的重塑,这表示出扎加耶夫斯基作为诗人真正的命名才干:不只让事物是其所是,还让它显现个性。世界上的事物,从没像今天这样庞杂,拥堵着涌入人们的眼睛,我们每天接受的讯息可能比小时分一年还多,可我们真的细细观看并了解它们了吗?至少在写作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相反的现象:许多诗人面对事物的丰厚性,选择忽视命名这一最古老的才干,热衷于解构事物。这种解构的欢乐,会随着事物的消解自行消逝,写出来的诗空无一切。有些诗,写得十分漂亮精致,但它依旧是空虚——哪怕最凶猛的空虚,它也只是世界在某些时辰呈现给我们的假象。由于,空虚不论多么强大,只需一只蚂蚁、一片树叶的意义就能戳破它: 黎明和送奶工早早起身 跑过雪地,留下白色的足迹, 疾速被水注满。一只小鸟 饮那水并歌唱,再一次 它解救事物的无序和你和我 和这歌唱。 真正的艺术家早就懂得,事实自身的力气是最强大的,由于事实自身即是思想。命名,就是唤醒这种力气的过程,消解只留下空虚。送奶工、雪地、足迹、水洼、小鸟,《在从前》中这些细微简单的事物,构成了一个巧妙的链条,当心谨慎地推进,终于在最后借助小鸟的歌唱让这种低微、沉寂的事物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个可贵的提升。呈现事物、命名事物,才是有意义的诗。扎加耶夫斯基许多诗都是对真相的挽留、等候和探求,对他来说,混沌是无法忍耐的理想。他在诗中说:“不要让澄明的时辰消散/于某种坚硬单调的物质/你必须镌刻谬误。” 于是我们在他的《世界的创建》《楼梯内的精灵》等诗中,充沛感受了他对事物的偏爱。他兴高采烈地罗列事物,就像在珍品博物馆中把珍藏逐一指给我们看。而在《去利沃夫》一诗中,他更是经过清点自己的记忆宝库,写出了一切事物与时间的基本矛盾:一个中央作为故乡,是一个永世的存在,但在理想和时间流逝中又是如此脆弱,它们会消逝,损毁,变更。因而他写记忆中的人与事,就成了在心里为利沃夫命名:一个只属于他这一代人的利沃夫,一个具有个性、承纳情感的利沃夫。得益于这种个性和情感,利沃夫才在读者心中竖立起来,传播下去。 调查诗歌的历史与现状,似乎能够大胆做一个不太严谨的推断,诗中包含的事物种类,决议着它的力气和深度。超理想主义者的诗为什么显得太轻了?太关注哲理而没有深化事物的诗人为什么总让人觉得不够深化?由于空灵之境太短少营养了。细细读一读《法兰西教堂》或者《岛与塔》这样的诗,会发现扎加耶夫斯基所展示的这种丰厚性,自身就是世界之美、世界之神秘。 事物不会自动产生意义,罗列也不会。诗人要以言语将事物提升到日常之上,提升到思想和蔼的层次,才会真正触动我们。相似惠特曼那种以我为主、大开大合的方式,曾经很受限制了,由于情感的原始爆发力,在诗歌的成熟期无法保障有效突破美学上过于显露、直接的局限。艺术的深度永远是和方式的成熟度相关联的。扎加耶夫斯基对诗歌的了解、对诗歌技艺的控制表示了他特殊的才智,他具有极强的构建次序的才干,常常几句就把复杂的局面明朗化: 这是一个痛苦与美曾经在此 相连的中央——两种彼此 熟知已久的物质。 往常一家银行占领这里; 风度翩翩的绅士们来交常常, 每个纤长如一张崭新的钞票。 肖邦曾在此生活。他的手指 敲击琴键,大约,在狂热中。 热情的诗歌曾在此生活。 往常这里四处战争而宁静, 左近的保险代理业兴隆,医生 在商定时间接待他的病人。 傍晚来临;公寓房矗立 似乎站在这世纪碎石上的苍鹭 (城市的汽笛声在远处响起)。 广场中央一只小小的喷泉 羞怯地扬起两条水辫子, 让我们想到生命究竟是什么。 这是《在奥尔良广场》开头三节,寥寥几句就把次序自一个人来人往事物混杂的广场树立了起来,并从它的此刻写出了它的历史——没什么比一个中央的变更更能反映出历史感了。诗人在历史、往常和沉思间自由腾跃,让理想从紊乱中得到提升。扬着水辫子的比方一下子就把小喷泉写活了,似乎它成了这古老广场暮色中的中心。它在死气沉沉中焕发出生机,提示着我们世界的更新足以把我们从事物的消逝中解救出来。扎加耶夫斯基对次序有自己的了解,在他“不知疲倦地执行对理想这一没有止境的走廊中止勘察的任务”时,他总能找到最精确、恰当的方式写出最共同之处。他有不少相似的场景诗、对往昔事情地点的回想诗以及数量很大的景色诗,借助一开端就完成的由眼睛的视觉到心灵视觉的转化,推进头脑与词语在共同发现事物灵魂的道路前行,最终精确再现那差遣他写作的内心盼望。 诗人都是矛盾的分离体。越是强大的诗人身上躲藏的矛盾越多,只不外他懂得如何化解,对其加以应用。扎加耶夫斯基的诗充溢了激情,但他为自己选定的是一种不紧不慢的比较低的调子。比起对世界赞誉的坚决认识,这种冷静、适度的语调表示出的美学观念更为重要。这是扎加耶夫斯基最可贵的东西之一了。很多诗人在太昂扬的语调中自我消融,以至自我摧毁了理性的框架。他的语调使其热烈不至显得太过脆弱和激动,这是一种谦卑但有效的抑止:默许诗歌有它的边疆,在这个尺度之内它才发挥效能。 另一个比较直接的矛盾,来自他对事物的偏爱。享用纵情摆布事物的欢乐的同时,他又是一个在题材上极端严苛的人。现代诗的容纳,让一切东西都能入诗,但对扎加耶夫斯基来说,美学上的价值选择,从题材就开端了。他的题材都是具有深意的,很少触及那些过于庸常琐屑的理想。选择哪些,舍弃哪些,他明显有着严厉的纪律,近乎一种肉体上的洁癖。究其缘由,一方面是他节制美学:缺乏道的东西不值得写。另一方面,他深信个人的阅历抵达的深度,其重要性要超越触碰理想抵达的广度。即便他对事物如此偏爱,他也历来是在自我的层次上展示它们,因而他才让事物都具有了他的情感。他的诗在整体上是十分考究的,展开过程即是不时发现的过程。即兴类的诗,他也写得深思熟虑,在逻辑上都无可挑剔,也都有所发现。这个发现才干是他最让人赞扬之处。在今天,写美好的东西,比写丑恶的东西需求更大的英勇、更强大的自信。精选的理想,并不意味着逃避,反而表示出真正的品德。由于他从未逃避理想,就像他在《荷兰画家》中写的:“一道过早的阴影落了下来”,是为了“通知我们什么是黑暗。”他逃避的是空虚,那些缺乏以在诗歌中竖立起来,不具有思想和积极意义的事物。 诗歌的确是一门取舍的艺术。在语调上取舍,在题材上取舍,在构建次序时对资料取舍——在很多舍弃、根绝很多诱惑之后,保存才如此动人。扎加耶夫斯基在技艺上臻于圆满,在每个细节都毫不放松。他惊人的比方、丰厚的联想、大范围的排比和词语的腾跃等等,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对他这个水平的诗人来说,最高的言语才干是应有之义,话说回来,假如失去这些,赞誉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点我们要留意到,题材的抑止,高度文学化的言语,以及出于对世界热心的赞誉、对细腻内心的捕获而不可避免表示出的浪漫主义特质,让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某种水平上显得过于精致、过于“文化”了。 那么,浪漫主义过时了吗?诗歌展开到今天,浪漫主义更像是一种属性,而不再是一种作风,只是在不同时期,它需求不同的表示方式。和人类作为情感动物对应,浪漫的情怀在诗歌中历来不会过时,由于它从基本上意味着人类追求崇高和真正肉体生活的勇气。至于题材和言语,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取舍,还与他的理想处境有关。他在诗中写的其实就是个人生活。美术、音乐、大教堂,以及对个人存在、个人处境的思索,在他生活中都是十分日常化的东西,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十分切身的,是欧洲传统的持续性让他的个人史呈现出了文化史的意义。 如此看来,对他诗的这一点点质疑似乎是个伪命题。那为什么还要提出来呢?由于我们要说,过度精致的文化化,有时会让诗歌显得脆弱。他之所以能改动这样的担忧,是由于他完整忠实于自己的处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在写作中判别出这一环境,并突破对其虚假想象是个基天性的基础。扎加耶夫斯基很多绚烂的诗,恰恰降生于他比较宁静的生活,在最原始的事实的反省和廓清之上,他才写出了对生活的高度笼统之诗,他看起来“脆弱”的部分才成为力气的来源。认识论上的坚决赋予了他思想上先天的优势,他最强的力气也来自于此:赞誉。他写的是光与影的双重赞歌,既不漠视糟糕,也不忽视美好,永远有一丝希望的亮光,这才是我们值得生活的世界。 读他这样的诗,会让心灵沉浸在不时被震动之后的狂喜之中,有时以至会眩晕、失语乃至厌倦。于其说这是艺术的短暂失效,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生命的局限无法不时接受这种“地道”。善和美都是“脆弱”的,在美学上,善是一种终极乏味,而恶更具戏剧性,更有力气。善不是没有力气,而是特别不容易呈现,但它和阳光一样,是绝对谬误。扎加耶夫斯基对此了然于心,他在《粗鄙与崇高》一文中曾经讲得很分明了,与崇高团结,并不能使我们回到真实平凡的世界。崇高在任何时分都不可或缺,他最可贵的质量也就在这里,以最苏醒的认识,终生努力于捍卫善和美: 太阳那深红色的圆盘从群山构成的半圆里浮现 送回光的礼物。 在《凯西斯的日出》的结尾,扎加耶夫斯基写出了对光的酷爱和信任。这种毫无保存的捍卫的确需求担负一定的风险,但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不被质疑的呢?说到底,他的决计来自对世界的基天性了解,因而,即便在反讽中,也就是在阴影中沉思时,他流露更多的也不是诘难和讪笑,而是对存在的思辨。作为哲学系的毕业生,他宣称自己属于“在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的思想者家族的一员。往常看,他的肯定,来自雅典那一侧明智的明晰,而他的困惑,来自耶路撒冷那一边,智力面对信仰上那些无法最终处置的问题时的无力。是的,他也有自己的疑惑,也在诗歌中探求着认识自己,寻觅答案。有时,他呈现出来的并不是终极答案,而是阅历和真相。如他在《多重性颂》中所写:“诗歌生擅长/矛盾之上但并不抑止矛盾。”他通知我们,虚无、困惑、踌躇以至犬儒的时辰,与达观、崇高、美好的时辰一样,是真相的一部分。需求强调一下,他的诙谐感也是他诗的重要支撑,他十分诚恳地接受自己在阴影中的处境,由此他谈论阳光时才更可信,所以,我们从他那感遭到的,不只是赞誉的热烈,面对谬误时孤独的英勇,还有和解后的宁静——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诗歌和散文,重建了当代思索的次序。 《无止境》是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汉译扎加耶夫斯基诗选集,收录了他大部分重要诗作,由诗人李以亮翻译,此外乌兰和黄灿然的翻译也值得关注。同时出版的散文集《捍卫热情》和他的诗集一样,是那种真正能给人带来认识上的激动的书。扎加耶夫斯基是真正的巨匠,在当代的喧哗中特别显得可贵、重要。不只由于他以最果断的方式唤醒我们对美的感受,还在于他时辰都在提示我们,世界上的灾难和不如意真的太多了,而这些,或许正是我们应该达观起来,至少宁静下来的缘由。究竟达观是更大的空虚,而空虚让我们的生命毫无意义。我们站在阴影之中,是由于我们接受着光的映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