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特·科尔托 Alfred Denis Cortot 。法国伟大钢琴家科尔托,是肖邦音乐最独特的诠释者。他喜欢在他研究的乐谱上,写下诗一般词句,他在每支肖邦前奏曲的乐谱上,都用简短的文字加上他个人的想象。比如第五首D大调前奏曲,他提写了——一颗充满歌声的树。第六首被称为《雨滴》的,他却提写了两个字——乡愁。说肖邦,必说《夜曲》,说《夜曲》,似乎必是安宁和静逸。然而我总觉得,真要寻找宁静,大概还是德彪西更好,法国人的钢琴世界显然更远离人世,无论是《月光》还是《大海》,描绘出的都是一派“我”之外的“印象”,其间,几乎没有人类活动,最后剩下的只有你和音乐。而在肖邦的夜曲中,你却处处能感受到内心的悸动,那不断陷入的纠结、挣扎着的超越、无可奈何的放弃......那里,有人。肖邦的夜,夜风咋起,绝无平静。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大师中,肖邦无疑是至柔的典型。他苍白、消瘦、虚弱,兼具忧郁气质。乃至他的音乐,无关宏大叙事,从未涉足交响或歌剧这样的“大部头。钢琴是他唯一衷爱的乐器,所有的作品必包含钢琴。在那个作曲家也是演奏家的时代,他弹得一手好琴,轻易间征服了从祖国波兰到整个欧洲的上流社会,然而,他却极其厌恶炫技,甚至轻蔑地将李斯特那种激情风称之为:“对观众的迎头痛击”。
Prelude No. 15 in D-Flat Major, Op. 28 "Raindrop"
那首著名、被后人称为的降D大调“雨滴”前奏曲,科尔托则将其标注成:年轻的母亲半入梦乡,摇抚着她的孩子。在梦魇中她看到,等待儿子的绞架.....,她从睡梦中惊醒,驱走了幻像,但是沉重和不安却依然缠绕在她的心头......这是否是肖邦的本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的意像所传递出的诗意和戏剧性,让这支前奏曲不再是简单地描绘出自然中的具像,更不是二逼青年心中那种雨打芭蕉后的小忧伤。事实上肖邦自己也承认,《雨滴》绝非描写雨声,而是因身体虚弱而常年困扰他的死亡梦境,是一种不祥的预感。科尔托再次用色调上的微妙变化,演绎出了从明朗到暗沉的心理活动,特别行至后段,仿佛能感受到肖邦身在马略卡的那个凄苦的冬天,孤独和寒冷袭来,不安和恐惧伴随着浓雾层层加厚的和声,潜入梦境。
降E大调“平静的行板与波罗乃兹”,OP.22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a Polonaise In E Flat, Op. 22Alfred Cortot - Alfred Cortot Conc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