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奢网 名表 名表日报 查看内容

浅显易懂的古诗蕴藏着诗人细密的匠心设计,你真的读懂了吗?

2023-3-6 11:23| 发布者: 挖安琥| 查看: 118|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陈如江,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讨所研讨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讨。担任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所谋划、编辑的图书曾荣获全国奖与国度奖。主要研讨著作有 ...


浅显易懂的古诗蕴藏着诗人细密的匠心设计,你真的读懂了吗?



陈如江,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讨所研讨员,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讨。担任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副总编辑,所谋划、编辑的图书曾荣获全国奖与国度奖。主要研讨著作有《诗词百品》、《寻觅古典之美》、《唐宋五十名家词论》、《古诗指瑕》、《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赏读》等十余部,与著名学者施蛰存先生共同完成《宋元词话》一书。曾在香港《大公报》“艺林”与“文采”副刊开设专栏十多年。


陈如江先生所著的《中国古典诗法举要》,将中国古典诗法按感情、意象、言语、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中止论述与阐释。在研讨措施上则采用理论与实例相分离的方式,既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细致作品剖析的空泛论述,亦避免只着眼于一句一词、缺乏理论上升华的琐屑之谈。在剖析古人作品时,既赏其诗法精妙独到之处,亦揭其缺陷与缺乏,以辅佐读者借助这些诗歌创作的手法与技巧,真正掌握诗人的艺术匠心,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与审美鉴赏才干。


诗是情感的产物,但情感并不就是诗。将情感变为诗,这之中有一个取于心而注于手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并非易事,常常得心者一定就能应手。优秀的诗人,一定是懂得措施、控制措施来驾驭诗篇,似乎擅长下棋的知晓棋术一样。这所谓的措施就是“诗法”。在我国的唐诗宋词中,究竟蕴藏有哪些诗法呢?陈如江先生的这本书就全面而系统地提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与美学规律。读完此书,你一定会诧异地发现,我们平常所读的一首首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诗,居然都有诗人细密的匠心设计在里面。这关于写诗的人来说,能够自创前人的阅历,作为自己学习进步的阶梯;关于观赏的人来说,能够在品味古诗时,不只能知其妙,而且能知其所以妙。

浅显易懂的古诗蕴藏着诗人细密的匠心设计,你真的读懂了吗?


中国古典诗法举要


陈如江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10月出版


引言


文 | 陈如江


袁枚曾云:“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随园诗话》)此语一出,许多人便将作诗看成是一件方便事,似乎信手写便能词达,脱口说就可意宣。钱泳所谓“自太史《随园诗话》出,诗人日渐日多”(《履园谭诗》),便是针对这一误导而言的。诗歌创作是一个取于心而注于手的过程,要完成这样一个过程并非易事,常常得心者一定就能应手,正如刘勰所说:“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文心雕龙·神思》)因而,诗歌创作手法与艺术规律的研讨历来遭到注重。


西晋的陆机是最早对写作措施展开讨论的。他自身是一个才思矫捷的作家,但是在创作中也常常遇到“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无法,因而他写了一篇《文赋》,“专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在文章中,他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写作的伎俩,如想象的展开,警句的熔铸,言语的提炼,结构的布置,等等。虽只是大纲挈领,略引端绪,但究竟开了后世诗法之先河。


齐梁时期,文学创作初步繁荣,从而产生了两部文学理论批判著作,一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是钟嵘的《诗品》。《文心雕龙》是一部诗文作法指导书。全书共分五十篇,前二十五篇为上篇,是文体论;后二十五篇为下篇,是创作论。其中《总术》篇是创作论之总和,这个“术”,也就相当于后世之所谓“法”。在刘勰看来,“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执术驭篇,似善弈之穷数;弃术委心,如博塞之邀遇”。意义是说,知晓创作的人,一定懂得措施,控制措施来驾驭篇章,似乎擅长下棋的知晓棋术,不懂措施任凭客观,犹如赌徒胜负全仗侥幸。可见,他关于“术”是相当注重的。也正如此,书中的《通变》《定势》《熔裁》《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等篇,对诗歌的资料组织、谋篇规划、段落剪裁,不时到比方、夸大、声律、辞藻、对偶、用典等艺术技巧都有比较深化的研讨,诗法由是大备。钟嵘的《诗品》也是一部指导人们怎样写诗、读诗和评诗之作,从创作论的角度来看,其触及的面虽不迭《文心雕龙》,但对如何直面其景、直抒其情,如何酌情运用赋、比、兴,如何避免诗中高谈哲理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这两部著作分别给予“体大而虑周”“思深而意远”的评价。


唐代是诗歌创作的全盛时期,但是有关诗法的著作却未几,这恐怕就是理论迟于创作的缘由罢。初、盛唐时期,有元兢的《古今诗人秀句》、崔融的《唐朝新定诗格》和王昌龄的《诗格》,但均已散佚,部分内容藉日僧遍照金刚的《文镜秘府论》得以保存。这三书主要是谈对偶声律以及作诗的一些病犯。中、晚唐时期,有关诗法的著述开端增加,如李洪宣的《缘情手鉴诗格》,贾岛的《二南密旨》,白居易的《金针诗格》,齐己的《风骚旨格》,文彧的《诗格》等。这些书并没有多少新意,有的还系后人伪撰。唯皎然的《诗式》是当时一部较为系统、较有影响的论诗专著。全书共五卷,着重于诗歌作法及规律的讨论,对诗的体势、声对、用事、取境、气格、创新等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念。


由于唐代的诗歌创作积聚了许多可资自创的胜利阅历,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滥觞,宋代的诗话类著作盛极一时。据今人郭绍虞的考证,宋诗话完好传播至今、有佚文可辑及有项目可考见者约有一百四十余种,还有大量诗论散见于各种文集、野史、杂谈、笔记、题跋之中。宋人的诗话之作,多半是闲谈式的,但也不乏理论思索,特别是关于诗歌创作的内部规律诸如“篇法”“句法”“字法”,作了比较全面的探求,概括出了不少表示手法与艺术技巧。如出于陈师道《后山诗话》的“以俗为雅”法,出于惠洪《冷斋夜话》的“换骨夺胎”法,出于范温《潜溪诗眼》的“点铁成金”法,出于叶梦得《石林诗话》的“缘情体物”法,等等。宋人虽强调“违法度曰诗”(见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但同时也倡导“活法”和“悟入”(见吕本中《夏均父集序》及《童蒙诗训》),即请求人们不要用僵死的观念看待“法”,当于字句法度之外求其自然。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最有价值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全书在继承与总结前人诗法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自己对诗歌创作审美规律的认识与了解,对后世诗歌艺术理论的展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诗歌创作在明代处于衰微阶段。为了借助唐诗创作的强大示范作用,辅佐人们树立一个崇高的美学规范,前后七子提出了“诗必盛唐”的口号。既以古人的作品为标榜,就必示人以学习的途径,因而前代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和规律得到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与总结。徐祯卿的《谈艺录》,王世贞的《艺苑卮言》,谢榛的《四溟诗话》,胡应麟的《诗薮》,胡震亨的《唐音癸签》是这个时期的主要著作,内容都是以谈论诗法为主。当然,各人关于法的认识与态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如胡应麟以悟论法,由法求悟,倾向于神韵说;而王世贞以离合论法,以才思弥补作风,便带有一些性灵说的颜色。


清代是诗话极为兴隆的时期,诗话数量大大超越了以往历代之总和。批判家们运用诗话的方式讨论诗艺,剖析弊失,总结阅历,其理论性和系统性在总体上有很大进步。王夫之、贺裳、吴乔、贺贻孙、叶燮、王士禛、赵执信、沈德潜、纪昀、赵翼、洪亮吉、翁方纲、潘德舆等人,都能以独具的慧眼,在诗法的研讨中有所深化,有所发明。沈德潜所谓的“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而无章,非诗也”(《说诗晬语》),已成为清代批判家们的共识。


自清之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传统的诗词便失去了主流文学方式的位置。关于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已成为古典文学的唐宋诗词,有审美的需求,而无摹习的需求,因而诗法的研讨也日渐式微。但固然如此,旧体诗的创作并没有戛然中缀,依旧在不绝如缕地展开着,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随着历史的行进与社会的变更而得到逐步复苏,并呈现热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应邀在香港《大公报》的“艺林”与“文采”版开设专栏,撰写有关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品评的文章时,不时会收到东南亚华人读者经过报社转来的信函,希望我能引见一些古人的写诗技巧,以供在创作中自创,以至还有老先生寄来他们自印的旧体诗集请我评判。我在老年大学讲授诗词观赏时,也有不少热衷于旧体诗创作的老年朋友对我说,他们虽能积字成句,积句成韵,积韵成篇,可作品总感缺乏诗意,不耐寻味,请求我引荐几本可借摹习、有助提升的参考书。当时的古典诗歌研讨固然很生动,可要寻觅合适的参考书确也让我尴尬,要么只是解说格律与方式等基础学问的,要么就是偏于理论而缺乏指导性。这就让我萌发出撰写一本系统讨论古典诗法著作的想法,对写诗的人来说,能够自创前人的阅历,作为自己学习进步的阶梯;对观赏的人来说,能够在品味古诗时,不只能知其妙,而且能知其所以妙。


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讨,我不时有这样一种观念,即美的作品不能过火归之于其内容,而要归之于作者对这一内容的处置。长期以来,批判界为陆游“汝果欲学诗,时间在诗外”(《示子遹》)的说法所困,将诗词创作技巧视为末流。实践上,陆游所谓的“诗外”时间,说的是创作应以理想生活为前提,而并不是要人们在细致的写作过程中舍弃艺术规则。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当我们陶醉于其中时,有时的确感不到技巧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技巧,而是技巧的运用抵达了圆满的境地,即内容与方式、思想与艺术高度调和,正如刘熙载所云:“极炼如不炼,出色而天性,人籁悉归天籁。”(《艺概·词曲概》)所以,促使我撰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缘由,也就是想提示诗歌创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之间的复杂过程。


从萌发写书的想法到往常的杀青,其间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原以为在自己已有的研讨基础上,完成这样一部书稿并不难,但上手后发现,既然要论述中国古典诗法,举凡诗歌创作的主要规律与规律应该都有提示,而这需求有宏观的视野与全盘的掌握。当时我在出版社工作,业务及其忙碌,不可能有整块的时间坐下来作理论思索,就这样一搁就是十年。前几年,我调到研讨所工作,终于有了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也终于了却了完成此书的心愿。


本书的格式是将诗法按感情、意象、言语、结构、诗趣、声韵六个方面大致分类,然后分别列出细目中止论述与阐释。在研讨措施上则采用理论与实例相分离的方式,既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对细致作品剖析的空泛论述,亦避免只着眼于一句一词、缺乏理论上升华的琐屑之谈。需求特别指出的是,诗人操觚之时有利钝,正复同江河之浩荡千里,难免挟泥沙以俱下。我不时以为,假如能从古人不胜利的诗中取得一些经验,至少能加深我们关于诗法的了解,让写诗的人避免犯相似的错误。所以,本书在剖析古人作品时,既赏其诗法精妙独到之处,亦揭其缺陷与缺乏。总之,希望读者能够借助这些诗歌创作的手法与技巧,真正掌握诗人的艺术匠心,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与审美鉴赏才干。


陈如江


二〇一六年于海上鸡鸣斋


- End -


附:《中国古典诗法举要》目录


序 引


第一章 感情的表白


诗法之一:就景叙情


诗法之二:融情入景


诗法之三:立意高远


诗法之四:自标灵采


诗法之五:乐景写哀


诗法之六:托物言志


诗法之七:正言若反


诗法之八:借人映己


诗法之九:因形说理


诗法之十:情中有思


第二章 意象的浮现


诗法之一:时空交错


诗法之二:瞻言见貌


诗法之三:化美为媚


诗法之四:体物入微


诗法之五:取神题外


诗法之六:以小见大


诗法之七:烘云托月


诗法之八:相题行事


诗法之九:非喻不醒


诗法之十:取类不常


第三章 言语的锻炼


诗法之一:颠倒词序


诗法之二:夺胎换骨


诗法之三:片言百意


诗法之四:淡中有味


诗法之五:借石他山


诗法之六:俗中出雅


诗法之七:惜墨如金


诗法之八:用事入妙


诗法之九:设眼句中


诗法之十:板中求活


第四章 结构的布置


诗法之一:先声夺人


诗法之二:推开作结


诗法之三:一字作纲


诗法之四:事断意贯


诗法之五:首尾相衔


诗法之六:交综呼应


诗法之七:盘马弯弓


诗法之八:龙跳虎卧


诗法之九:逆叙倒挽


诗法之十:疏密相间


第五章 诗趣的发明


诗法之一:反常合道


诗法之二:化丑为美


诗法之三:古意创新


诗法之四:用常得奇


诗法之五:下语崭绝


诗法之六:认假作真


诗法之七:觉得移借


诗法之八:谐音双关


诗法之九:反覆成趣


诗法之十:寓庄于谐


第六章 声韵的调和


诗法之一:四声参互


诗法之二:声义相切


诗法之三:随情用韵(上)


诗法之四:随情用韵(中)


诗法之五:随情用韵(下)


诗法之六:双声叠韵


诗法之七:同字回互


诗法之八:重言摹拟


诗法之九:重沓舒状


诗法之十:蝉联取势


主要征引书目


长按二维码能够辨认关注


九久读书人


专注外国文学,分享文学风向


微信号:book_99read | 微博:@99读书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文章排行

  • 阅读
  • 评论

最新文章

文章列表

 名表回收网手机版

官网微博:名表回收网服务平台

今日头条二维码 1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1 抖音小程序二维码 1
浙江速典奢贸易有限公司 网站经营许可证 备案号:浙ICP备19051835号2012-2022
名表回收网主要专注于手表回收,二手名表回收/销售业务,可免费鉴定(手表真假),评估手表回收价格,正规手表回收公司,浙江实体店,支持全国范围上门回收手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