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陕菜产业新媒体!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 大家知道,在煮馍的过程中,一般要给煮馍瓢里放两次熟牛油(或熟羊油。下同,一般不再注释),每次放油约5克。有的炉头还习惯先在碗底放一点熟羊油,待泡馍盛入碗中后,在周围形成薄薄的羊油保护层,一是对泡馍起保温作用,二是吃完泡馍,碗里面相对干净,这可能是吃泡馍的一种礼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黎明泡馍馆工作时,我们的泡馍师傅都是这样做的。我认为这种放油方式还是应该坚持的,起码冬天对泡馍有更好的保温作用。 煮泡馍在出锅前,一般都要淋一点熟牛油(俗称明油),既然叫明油,应该就有相对应的暗油。馍粒在倒入炒瓢煮到约一分钟时,撇净浮沬,待馍粒刚煮透时,第一次淋入熟牛油,翻瓢数次,摇匀,使牛油在馍粒上形成一个层,不致使馍粒煮粘糊,从而达到煮好泡馍的馍粒光滑筋道,含汤鲜香。这第一次淋入的牛油应该是暗油,只是人们不习惯这样称呼。 泡馍在出瓢的前20秒,第二次淋入的熟牛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油。淋明油时,肉片、粉丝等辅料应在上面。淋入明油后,不宜在翻瓢,而只是将泡馍摇匀,使熟牛油均匀地依附在泡馍表面,然后在手勺的协助下,使泡馍从炒瓢滑入碗中,达到装碗美观,明亮油润的效果。 泡馍用的熟牛油是骨头油、腰窝油和肉油的混合油,加之提香调料,确实有浓浓的香味。但一碗泡馍鲜香,主要来源于肉汤,牛油的香味只起辅助作用。所以现在有些人吃泡馍时要求少油或不要油,基本不影响泡馍的风味。 有经验的炉头在煮制要求少油的泡馍时,一般会减去第二次的明油,而保留第一次的暗油,这样不会影响馍粒的筋韧度。而在煮制不要油的泡馍时,则会采取少汤,急火猛煮,成品以口汤形式为宜。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归该权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小陕推荐 End 编辑 | 安娜 主编 | 安娜 图片 | 小红书各博主 如需转载本文 请后台联系告知 法律顾问 | 刘陆训团队 |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旅游住宿业协会、西安旅游协会、北京陕菜协会 联合运营:陕西省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学院、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战略合作:红餐网、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陕西广播电视台《好管家》栏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中国精品酒店联盟、长三角紅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 合作媒体: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网络大V自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