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襄城伯的首封君李濬是一个官二代,洪武燕山左护卫副千户李旺之子,在洪武末年继父亲的官职。后来,当朱棣决定起兵时,他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直接参与了夺取北平九门的激烈战斗,并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英勇表现,成为了朱棣最信赖的武将之一。 在战绩方面,李濬在真定成功击败南军,于郑村坝之战中他身先士卒,冲锋在最前线,而在山东之战中,他更是率领敢死队率先切断了河桥。朱棣称帝后,封为襄城伯,享有千石的俸禄。 图片点击可放大 明朝襄城伯爵位世系图 明朝襄城伯除去首封君李濬,最出名的是第二代襄城伯李隆、第十一代襄城伯李国桢。 《明史·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子隆,字彦平,年十五嗣封。雄伟有将略。数从北征,出奇料敌,成祖器之。 李隆年轻时便深受朱棣的信任与亲近,作为青年将领,他在朱棣北征的多次战役中都勇猛冲锋在前,屡建显赫战功,而这此后成为李隆立足朝堂最依仗的资本。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九》:寻奉敕守备南京,兼掌中、后二军都督府事及督操江船、提督屯田。 在朝堂上活跃期间,李隆主要承担的职位集中在朱棣迁都后南京城的守备工作上,他几乎兼任了南京城内大明军队的所有高级领导职务。 《明史·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四》记载有:及召还,南都民流涕送之江上。 李隆的工作干的怎样?干的还不错,是深得民心的好官,当其要离开南京城时,还引起南京百姓的含泪送别。 再说末代襄城伯李国桢,他是一位非常有争议的人,作为崇祯时期京营总督,他没有在李自成攻城时死战到底,或者说为崇祯守住最后的防线,作为武将,李国桢不是一个优秀的人。 然而,当崇祯自杀的消息传出,他又“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甚至面对李自成的劝降,他也是在李自成威胁屠城才答应。可以说北京城破之后,李国桢表现的非常“忠心”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