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一首诗: 曾记临吴十二年,文风人杰并堪传。予怀常念穷黎困,勉尔勤箴官吏贤。还有一副对联: 膏雨足时农户喜;县花明处官清。 这是康熙笫六次,也是最后一次下江南(1707)以后的十二年(1719),写了赐给他心目中的好官江苏巡抚 吴存礼的。 吴存礼在同年《重修沧浪亭记》中没有明说,这是他请康熙题写的,而说是他得到康熙的贬责,“因不敢自私”,于是刻碑上石,“以鼓吹皇上德意,为三吴士林光宠”; 而沧浪亭环境这么幽丽,又是苏郡最著名的名胜,是建亭植碑,独一理想之处,于是“建御碑亭于其中。” ▲御碑亭-祁金平摄 康熙在诗中称誉了他12年前来江苏看到的人杰地灵的好气候,表白了他常记挂庶民的心情,以及他对官员要居官廉洁的殷殷希望。对联中的“农户喜”和“长官清”,可说是康熙终身的治国目的。 康熙八岁正式即帝位时,曾经知道当了皇帝,最大的愿望便是 “天下安定,生民乐业,共享安定之福”。十四岁时, “民为邦本”理念曾经在思想上扎下了根,直到暮年,他还是念念不忘“民为邦本”。 他这种治国理念最实践、最突出的表示是减免对老庶民的征税。康熙一朝减税免赋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坚持时间之久,数量之巨,都是前朝历代无法比的。特别是遇到水、旱、虫、风、霜雹、地震等灾害时,减免、赈济工作都做得很及时,做到了无年不减免,无地不减免。 ▲清康熙年间宋荦《沧浪小志》所绘沧浪亭全景图(部分) 吴存礼得到康熙的诗题,刻在石上,供在亭里,他说得很光鲜,为了鼓吹皇帝,为中央争光。 令吴存礼没料到的是,没几年,康熙离世后,他库银亏空被查,竟发现他是个大贪污犯、大行贿犯。 在他家中搜出一份他行贿的账单,上至位高权重的内阁大学士,下至端茶递水的小太监,共有226人,都接受了他的贿赂,共计银44万两。被康熙誉为花开绚烂处的清官竟是一肚子坏水,工于心计、面面俱到、四方讨好、贪婪成性的丑恶容颜全裸露了,再怎样贴金也遮不住。 ▲闲吟亭-祁金平摄 在闲吟亭里有一首乾隆的长诗,题为 “江南潮灾叹”。那诗乾隆题为乾隆十二年时作,但查乾隆六次下江南,最早一次是在乾隆十六年。那时,他应该还没来过苏州,但诗里描写的灾情如耳闻其声,如目睹现状。 原来那是他看了臣下“有奏有奏自南来”,有感而发的。后来读《红楼梦》才知,乾隆这样的做诗法,还真是入时的。 ——大观园里的小姐们无事忙,要结诗社,七张八嘴地,探春性急,说要结今日就出题开张。出什么题?李纨人厚道,随口接茬说,刚才看见有人抬进两盆白海棠,就用这好花为题。迎春说,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便说出了一番大道理:“不外是白海棠,又何一定要见了才作,古人诗赋,也不外都是寄性写情耳。若都是看见了才作,往常也没这些诗了。”戚蓼生本批道:“真诗人话。”为此,也不用责难乾隆还没下车就哇喇哇喇了。 康熙“民为邦本”的遗传因子也传到了孙子乾隆的血液里。乾隆执政后,也实行鼓舞农业消费促进经济展开的政策。他仿效爷爷的做法,先后五次普免全国钱粮,五次普免全国漕粮,至于对各处因灾荒而暂时减免的钱粮就更多了。 在这首诗里,乾隆流露了穷凶极恶情感,那还真不是“猫哭老鼠假慈悲”呢,那确是他的真情实感。 乾隆在诗序中,开宗明义阐明自己写这首长诗的目的和意义。苏州、松江一带遭受严重水患,下级官员也曾经据实讲演了,并殚心极力中止了救灾办赈,他自己也已下令减缓征赋、平定米价等措施。 写这首诗是再用来指示总督、巡抚等下级官员,并表示自我指责。 他一共写了七首,细致描画了灾情,也表述了自己与下臣们不时在商议避免灾害的措施和措施,但灾害还是来了。 在大自然面前,他这个帝皇显得很无能,悲叹大禹恐怕也会一筹莫展,为此耿耿于怀。面对严重的灾情,看到灾民的惨状,他还是下定了决计救灾济民,振作了肉体说 “谁云救灾无善策,尽一分心一分益。”他决议要继续减免赋税、减少国库储粮、惩罚赃官污吏。最后他表态, “吾言有责心何穷”。 通读全诗,能够体会到这位皇帝真真切切的情感表白:他对庶民的关怀,对国情的忧患,对国策的思虑,当然,也作了点自我批判。我觉得这倒是一份实真实在的“安民告示”,也能够说成是一份推脱义务的“罪己诏”——他的诗里夹有“不为空言徒罪己”这句话。 要深化了解乾隆在这首诗里所表白的思想,就要看看这位君临天下的天下是什么形势。 在诗成后的第二年即乾隆十三年(1748),苏州灾情继续展开,酿成了抢米风潮。小贩顾尧年自缚双臂,口衔利刃,背负白纸,上写“无钱买米,穷民难过”,耳挂木牌,上书“为国为民非为己”,央求官府开仓济粮。一时间,“和者纷如蚊聚”、“哭声震天”。 江苏巡抚安定下令责杖顾尧年,惹起民愤,群情激昂,一齐拥向县衙哄闹。苏州知府姜丝丛承诺向上司申请,在前往巡抚衙门时,众心沸腾,尾随其后,一路上抛砖掷瓦,抵达巡抚衙门时,呼号动天,挤坏了辕门栅栏。 安定下令将顾尧年打死,还捕获了39人,枷号示众。安定迁怒于苏州知府,连夜将姜丝丛革职查办。短短一个月中,在苏松地域这不到百里范围内,发作风潮四起(见《红兰逸乘》卷三)。 这类事情,其实从明朝后期就时有发作,康熙年间也未连续。为此,乾隆早就有所警惕,思索如何吸取经验,避免构成恶性事情。他很在意民间舆情,密切关注事态展开,随时指示妥善处置。这些心情,他都写进了诗里,发布于大众,他或许以为这是皇帝与庶民沟通最方便的方式,且富于人情味。 既然写下了 “不为空言”的诗句,也知道自己的一诺值千金,那就立刻付之实践行动。关于安定击毙顾尧年事,他严肃批判了安定“轻率”,指示以后办理此等案件,应照新定之例,依法惩办。关于安定免职苏州知府事,他指示安定今后要郑重处置,免致中央更滋事端。他劝诫中央官的谆谆之情充盈在诗行里。他为此还立刻变革了常平仓贮存粜制度,调正了仓粮存储之间的比例。 紧接着,他下旨免去了崇明一年地丁,派兵丁前去救灾,辅佐修整房屋,掩埋尸棺:并动用国库,发放钱粮。(见《安定题识》)。到乾隆十四年,他便有了下江南的打算,明白“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到乾隆十六年,他第一次下江南时,又免去了从乾隆元年至十三年江苏积欠赋银228万两。 历代诗家,论到杜甫,定要提到“同谷七歌”。 乾隆在诗题中说,这首诗是仿效杜甫的同谷七歌而作。从这一点来说,乾隆是读懂了杜甫。在“同谷七歌”中,杜甫把自己的灾难与同一个乱离时期人民紧紧地联络在一同;在“潮灾七叹”中,乾隆对子民的灾难寄于无限同情。 从诗的体裁上来讲,乾隆学像了杜甫,但诗的境地当有天壤之殊。杜甫属于人民,他以“诗圣”载入史册;乾隆以“百务俱兴”的帝皇载入史册见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外国人评论中国的历史,有“好皇帝”与“坏皇帝”之说:乾隆应该算是个好皇帝。很难得的是,这位皇帝还要向杜甫学习。那么,这个集全国赋税于一身的他,会去营造广厦千万间,给大批寒士吗? 可能是乾隆知道他爷爷在沧浪亭树立了诗碑,他要以爷爷为楷模,也写了诗付于江苏巡抚安定。这样两块硕大的碑石就矗立在东西两头。不知内情的人,怎样也想不通在私家园林里怎样会有御碑呢? 原来,沧浪亭已华美转身为贵宾馆舍了,在高官过从的处所,布置皇帝的诗作,那是顺理成章的事啦。外国人曾讥讽我们不爱看景色,而习气于读标语,这虽有失偏颇,但也不是一点依据也没有。当然,我们今天展示的是“中国道路”、“中国速度”、“中国制造”、“中国聪慧”等实真实在的成果,而不只是口号标语——口号标语究竟还是少不得的。 回过头来再读乾隆诗: 乾隆十二年御书江南潮灾叹(全文) 乾隆丁卯七月望,苏松罹海潮之患,祟明、南汇为最重,连延数州县,漂室庐,溺老幼,不可胜计。督抚奏报赈救之策,亦既殚力竭心。而下诏蠲税截漕,更复多方筹画。然遥顾灾黎,憾憾不能去怀。诸夫六幕(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金注)不调,洪波不警,伊谁之咎欤!爰效杜甫同谷作歌之体,为江南潮灾叹,用示督抚诸臣,兼以自讼云尔。 江南古来称泽国,十岁九涝患不息。 集议为谋疏浚方,弥补惟应尽人力。 潮灾数十载一遇,不先不后於兹值。 呜呼一歌兮歌始辞,遥遥南望兴嗟咨。 有奏有奏自南来,七月望日潮为灾。 天网浡潏(1)洪涛涌,气压百川为倒回。 纵有禹也应束手,胥为鱼矣惟增哀。 呜呼二歌兮歌再陈,披奏到今常戚辛。 苏松郡邑滨大海,民之那堪遇凋瘵(2)。 一夕风涛多没沦,南汇崇明首称最。 去岁淮扬河患重,胡乃灾伤一时会。 呜呼三歌兮歌放言,波流何处为招魂。 彼时闻道多东风,赤龙奋怒长蛟洪。 鼋鼍蠖蛧供势雄,磨牙砺爪思腹充。 万间茅屋如卷蓬,须臾化作冯夷宫。 呜呼四歌兮歌四叠,伤哉吾民命轻叶。 民命轻於叶可伤,昏夜走避无向方。 巨浪连山风更鼓,浤浤汩汩(3)雨霄凉。 屋庐漂荡全家没,其稍幸者乃有孤儿剺妇哭其傍。 呜呼五歌兮歌未阑,不用眼见涕汍澜(4)。 死者己矣生堪悯,惊魂裁定沈酸引。 强夺弱餐只为饥,母常子售非由忍。 此时破屋已无依,转眼冬来更寒窘。 呜呼六歌兮歌未已,不为空言徒罪己。 谁云救灾无善策,尽一分心一分益。 截漕蠲税租不概,调剂详筹牧臣职。 念储库平莫吝悭,墨吏豪胥戒侵索。 呜呼七歌兮歌悄终,吾言有责心何穷。 注释: (1)浡潏:boyu水涌貌。 (2)凋瘵:diaozhai凋落、疾苦。 (3)浤汯汩汩:hong腾涌急流貌。 (4)汍澜:wan流泪貌。 附带阐明的是,乾隆的写作态度是认真诚实的, 他在序中阐明是仿同谷七歌之“体”,实践上他还仿同谷七歌之“句”,如杜诗起首句为“有客有客字子美”,乾隆诗为“有奏有奏自南来”,不只句式,就是韵脚也分歧。杜诗“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乾隆诗为“呜呼七歌兮歌悄终”,四处可见模仿的痕迹。 在五歌中“其稍幸者乃有孤儿婺妇哭其傍”句,原碑石上,在“有”字右上角点了一点,按书法家的习气,表示应删去。 我以为在“其稍”、“乃有”旁,可能乾隆点了四点,但刻工与安定疏忽了。假如删去这四字,那这句就成“幸者孤儿剺妇哭其傍”,九个字。杜甫在七歌中也只需一句是九个字,这样乾隆诗中,也只需一句是九个字。 乾隆下江南时,不知读过这诗碑否?如发现这问题,安定又得挨批。不外,皇帝的检查也是粗糙的,如乾隆十二年他派三大臣校勘的《三希堂法帖》,编入的孙过庭《书谱》竟比手迹原稿少了196个字。 校正出错是老问题,在蒋吟秋编的《沧浪亭新志》里,这七首诗的释文共有三处错误:将 “倒回”错成 “例回”;将 “赤龙”错成 “老龙”;将 “嫠妇”错成 “婺妇”。“嫠妇”与“孤儿”相对应,“婺妇”与“孤儿”错误应。周作人在《书话》中讲过这么一件事: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王锡侯在自己编著的凡例中将康雍乾叁人的名字“字样开列”,被定为“大逆不法”,照大逆律问拟,他的书不问内容如何,一概禁毁。想起来,真叫人手足无措,毛骨悚然呀! 还有一点需求“纠错”的,将乾隆在诗后落款处留下 “御笔”两字误释为 “淑笔”,怕是由于遭到网上的误导。网上说,“淑笔”是乾隆的笔名,又说“淑”与“御”相通。这些是站在书法大门外而又懒得查根寻源的聪明人的随性猜测。 免责声明 本文刊于《苏州园林》杂志2020年第1期,作者: 金年满:苏州文史学者,曾任苏州反动博物馆馆长、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首任馆长。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苏州景色园林公众号文图版权一切,不得侵权,违者必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