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人民日报”(ID:rmrbwx)、“国资小新”(ID:guozixiaoxin)、“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D:beidousystem)、“中国航天报”(ID:wht_htb)、“中央纪委国度监委网站”(ID:zyjwgjjw)、“央视财经”(ID:cctvyscj)、“瞭望智库”(ID:zhczyj)、“青华九变”(ID:qinghuajiubian)、“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微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央视财经,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察看者网、国度国防科学技术局官网 最近,北斗又火了。 一是卫星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展开取得严重成果,在党的二十大讲演中被特别提到。 二是国产手机运用北斗系统短报文通讯和某地图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初次突破1000亿次的两条新闻冲勺嫦妊。 北斗,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张耀眼的“国度名片”。 沙场,三军列阵,接受最高统帅检阅,米秒不差; 南海,惊涛骇浪,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渔民,往常无论到哪块海域、哪个岛礁,都不会迷失方向; 汶川,山崩地裂,震中20多个小时音讯全无。突破死亡线赶到的部队,第一时间发出100余字短报文,字字千金; …… 这些,都缘自飞翔星空的中国北斗。 中国北斗有何共同之处?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发布有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供给商: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2000年,我国建成北斗一号实验系统,向中国提供效劳。 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区域系统,为亚太地域提供效劳。 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开通全球效劳。 北斗一号、二号、三号分别于1994年、2004年、2009年启动树立。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总体水平与GPS旗鼓相当: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每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 而且,先下手为强的北斗,还有很多其他导航系统难以企及的优势。 首先,北斗特有的短报文功用,是GPS不具备的一项技术突破。当电话没有信号了,只需有北斗的终端,就能够把位置和要说的话,用短信的方式发到求救中心来。 此外,GPS运用的是双频信号,而北斗运用的是三频信号。北斗是全球第一个提供三频信号效劳的卫星导航系统,能更好地消弭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进步定位牢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置才干,大大进步含糊度的固定效率。假如一个频率信号呈现问题,可运用传统措施应用另外两个频率中止定位,进步了定位的牢靠性和抗干扰才干。 另外,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取单一轨道星座相比,北斗系统独树一帜,选择走混合星座的特征展开之路,发明性完成并应用全星座“星间链路”等全新理念。这种“混搭”组合能够用最少卫星数量完成最好掩盖效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树立提供了全新范式。 从当初的一无一切到往常的国际抢先,中国北斗完成了逆风翻盘! 26年!北斗如何逆风翻盘? 2020年7月31日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布: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标记着我国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具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度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轰”的一声巨响,一枚 “长三乙”运载火箭冉冉升起,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十五颗卫星,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上太空。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计划提早半年。 圆满收官,星耀全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于迈入全球时期! 为了这一天,北斗人斗争了二十六年。为了这一天,国度组织千军万马,北斗人抑止千难万险、历经千辛万苦。往常,北斗终于开端走进千家万户、造福千秋万代。听到这个音讯,北斗人一切的艰苦与付出,都化作了欣喜:“这辈子能参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树立,是人生的侥幸与幸福!” 大国重器,惟有自给自足 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已完成全球组网,牢牢占领先发优势,完成“一步建全球”。此时,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让我国愈发激烈地认识到,具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关于维护国度保险、促进经济社会展开是多么重要。 于是,1994年,在国度经济实力、技术基础仍十分单薄的状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毅然决议启动北斗一号工程,中止卫星导航实验探求。 到了2000年,我国发射两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2003年备用卫星上天后,北斗一号系统宣布建成,我国终于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度。 但是,合理北斗一号组网胜利之时,我国内部关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展开产生了两种观念:一种是独立自主;一种是与国外协作。 或许是由于欧盟的“约请”“盛情难却”,后来的我国的确斥资2.3亿欧元,于2004年9月与欧盟正式签署伽利略协作协议。但值得留意的是,也是在这一年,我国启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二号。 果真好景不长,2005年后,随同着欧美亲善,欧洲航天局也与美国“修好”,开端排斥中国:我国投入了巨资,却得不到相应的待遇和回报,不只无法进入伽利略计划项目的决策层,以至连协作技术开发都被欧洲航天局层层设置障碍。欧盟交通部长们在讨论中国在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中应起何种作用时,简直分歧以为:“不应让中国成为新的伽利略监管机构的正式成员,由于该机构具有伽利略的一切权及管理权”。 所以说,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开端把留意力全部回归北斗。2006年,我国宣布展开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开端下鼎力气将北斗再次全力激活。 本着先区域、后全球的展开规划,我国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征卫星导航系统树立道路。 但是,这条路并非好事多磨。在细致的技术上,难题迭出。 首创“中国星座” 树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求在太空布设数十颗北斗卫星。首先需求处置的问题,就是这些卫星采用什么样的星座结构。 GPS导航卫星全部采用距离地球两万千米左右的中地球轨道卫星(MEO)。但北斗卫星星座设计团队带头人许其凤带领团队对其掩盖性、性价比、管理方式中止细致剖析、深化测算后,发现它基本分歧适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团队依据北斗导航“三步走”战略特性,经过缜密推演、细致计算,在国际上初次将距离地球三万六千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运用于卫星导航,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GEO+IGSO+MEO”混合星座。 从左至右:北斗三号倾斜地球轨道卫星模型、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模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模型。 工程总体室主任郭树人带领总体团队,经过计算、论证,以为混合星座对亚太地域掩盖率高,投入性价比高,树立速度快,技术风险小,而且奏效快、易管理,完整契合区域系统特性,并能够给未来的全球系统树立准备宽广空间。 但这一创举与用户部门、研制部门的意见大相径庭,遭到不少反对。 为了统一内部意见,北斗卫星导航工程指导小组和总设计师系统(以下简称北斗“两总”)把各系统专家召集到航天城协作楼,中止集中讨论。大会小会不下百次,郭树人也先后一百多次上台解答各种疑问,大家依然存在分歧。 各系统专家大多是各科技范畴的名家,其中不少是“两院”院士。而郭树人当年只需三十多岁,是年轻后代,他带着团队大会解惑、小会释疑、个别沟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诲人不倦、反重复复从各个角度用客观的数据回答各种疑问,终于使大家基本接受了“混合星座”计划。 郭树人说:“大家都是为北斗好。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的任务就是把大家的意见统一同来。” “GEO+IGSO+MEO”混合星座是中国首创,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星座”。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组网图。 事实证明,“GEO+IGSO+MEO”混合星座十分合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性,为北斗导航确保“中国特征”、跻身世界一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攻克无“钟”之困 星座方式好不容易肯定下来,寻觅北斗卫星向空中发射信号的频率又遭遇“寒冬”。 太空茫茫,无边无边,但它并不是一片任人类信马由缰、肆意驰骋的无边草原,而是一条条“狭路”。好比卫星导航频率,可供人类运用的无线电频谱十分有限,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已被航天强国抢占。 北斗二号2004年立项时,只需一段频率可用于导航卫星通讯。中国北斗、欧盟伽利略同时申报了该段频率运用权。依照国际电信联盟规则,谁先把卫星发射升空并在空中收到卫星信号,谁就能优先运用该频率。国际电信联盟同时规则,自申报之日起,必须在七年内运用频率,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这时,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曾经进入卫星发射阶段,而北斗的申报时间曾经过去四年。这意味着三年内中国必须把北斗卫星发射升空,并抢在欧盟伽利略之前在空中收到卫星发回的信号,北斗卫星导航树立才干赢得主动权。否则,北斗卫星导航树立将处处受制于人,以至面临夭折的风险。 能否打赢这场频率争夺战,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研制出北斗卫星。而这时,进口中心关键技术设备星载铷钟谈判又宣布失败。 铷钟作为导航卫星的频率基准,直接决议着导航卫星定位、测距、授时的精度,是整个导航卫星的“心脏”。 北斗“两总”紧急规划国产星载铷钟研制,组建研制团队,对星载铷钟这个卫星导航范畴的技术制高点发起了顽强的攻势。 在铷钟研制过程中,中国空间技术研讨院时频基准类产品首席专家贺玉玲和她的团队功不可没。 曾有铷钟研讨范畴的前辈说过:“铷钟的研制是一项耗费生命的事业。”这不只指它的难度,还指研制它需求破费的时间。就拿铷钟稳定指标的测试来说,要得到一次丈量值,需求连续监测十六天,这期间任何异常都会影响测试指标。 为让“慢性子”的星载铷钟研制跑出快节拍、高效率,贺玉玲和她的团队只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一个马拉松”。 连续九个月,团队全体成员平均加班八百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一天。他们提早一年拿出星载铷钟正样产品。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高性能星载铷钟! 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主动型氢原子钟。 中心关键技术突破后,北斗卫星很快研制完成。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命令,托举北斗二号首星的“长三甲”运载火箭,在惊天动地的轰隆声中,孔雀开屏般绽放出美丽的尾焰,青云直上,飞向天穹,慢慢融入黎明前漆黑的夜色…… 2007年4月14日,第一颗北斗二号卫星发射胜利。 4月17日20时,十多台空中接纳机相继收到太空传过来的卫星信号,而且十分明晰! 这一刻,离“七年期限”截止时间只需四小时! 中国北斗胜利占领最后一段卫星导航频率运用主动权,标记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树立终于突出重围,完整解脱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在尔后五年多时间里,北斗人先后将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上蓝天。 2012年12月27日,中国向世界宣布:北斗二号正式向亚太地域开通运转效劳! 破解布“站”之难 北斗二号胜利开通后,北斗人立刻向北斗三号进军。有人为中国北斗的出路担忧:掩盖疆土的北斗一号和掩盖亚太地域的北斗二号,关于中国来说不成问题,但掩盖全球的北斗三号就有些省事了。 北斗卫星导航从掩盖亚太到掩盖全球这一步,的确太难走! 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只需求在太空布设数十颗卫星,同时要在地球上各个地域树立众多的空中站点。如GPS,就在全球各地建了众多空中站。但中国难以在全球布设站点,建不成“地网”。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由区域向全球拓展面临的首要亦是最大障碍。 不能在世界各地树立空中站点,北斗全球系统就不建了吗? 北斗人经过艰苦探求,开创性设计出无须在亚太以外地域树立空中站点的星间链路计划。星间链路是航天器与航天器、航天器与空中站之间具有数据传输和测距功用的无线链路,即在星星之间、星地之间,织成一个“天罗地网”。 信息天路串并联,从此通途变通途。 星间链路,是典型的中国特征、北斗绝技! 但星间链路工程完成难度十分大:不只丈量距离、信息传输量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而且卫星以每秒七八公里的速度运转,要相互对准难度原本就很大,相隔几万公里的卫星之间要完成厘米级距离丈量,更是难上加难。 为此,国内多个优势单位集成攻关,其中就有某研讨院空间仪器工程团队。 接到任务布置后,空间仪器工程团队的郭熙业风尘仆仆地前往成都中电集团某研讨所,开端投身星间链路攻坚战。 攻关难度超凡,而完成任务还不能超时。郭熙业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十六个小时;攻关遇到问题,不处置不下班;工作时间手机关机。而实践状况是,简直每天都会遇到难题,简直每月要熬十个彻夜。 郭熙业的项目攻关完成一个阶段后,上级前来检查。看了他们的星间链路模仿演示后,孙家栋总设计师说:“你们要继续增强攻关,把一个个未知难题搞分明,并中止充沛考证,确保在工程树立中好用、管用。” 孙家栋总设计师对他们前期工作的充沛肯定和鼓舞,让这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感到万分激动,也愈加自信心十足。 星间链路设备比测开端了。参与比测的几家单位,都拿出自己精心消费调试的设备中止对立式演示。让郭熙业没想到的是,第一场比测,他们居然输了! 怎样会这样?郭熙业连续一周简直不眠不休,认真梳理系统设计计划,检测每个设备的技术状态,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至于如何处置问题,他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在原计划上打补丁,堵住漏洞,提升设备性能;二是推翻原有计划,重整旗鼓,设计新的算法。前者完成容易,但性能提升空间有限;后者前景宽广,但推倒重来需求耗时半年,而距离下一场比测只需一个月时间! 郭熙业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后者,用一个月干完了原本需求半年才干完成的任务。 第二场比测,郭熙业的设备研制团队反败为胜,而且设备性能指标大幅跃升。 但郭熙业没有松劲,他带领团队继续加班加点,完善改进设备,在第三场比测中,他们以绝对优势稳占鳌头。 比测工作后,又展开了大量的体制优化设计、星地实验考证工作,才最终突破了关键技术,完成了有关技术性能的一系列逾越:主要技术指标提升了数十倍;温度控制性能比原计划进步一倍;测距精度相当于能看到两千公里外的一根头发丝! 横着飞的“飞天仙子” 星间链路技术的突破,关于北斗三号卫星研制来说,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一大步。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掩盖面比北斗二号更宽,不只请求组网卫星数量更多,而且卫星技术性能要完成全面飞跃。 以林宝军为总设计师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北斗卫星团队,为让新一代北斗卫星“有灵魂”“会思索”,在国内第一次给卫星设计了一项“看家身手”——在轨赋能:让天上的卫星“有错能改”“有病自治”“功用刷新”。 哪知林宝军带领团队历尽坎坷才完成的卫星在轨赋能设备,到卫星载荷消费单位联络消费时,却遇到了不小阻力。有人说在轨赋能简直是“想入非非”,是“瞎折腾”。 以往国内做卫星,都是走先分系统再组合的研制方式。这种“拼图”式组合,使同一学科功用在分系统中重复呈现,每个系统需求两三台计算机,整颗星的计算机多达二十多台,带来了星载大、毛病多、能耗高等一系列弊病。 林宝军带领团队大胆突破传统的分系统方式,走“功用链”设计,兼并各分系统中的学科功用“同类项”,将整星研制分为有效载荷、结构热、电子学和姿轨控等四条功用链,砍掉了六个分系统,把过去的二十四台计算机,变魔术般浓缩为一台。星载计算机的重量、毛病率、能耗等,简直呈几何级减少,从前几吨重的卫星一下子“瘦身”到一吨左右! 按卫星研制的惯例,卫星外形普通选用正方体,飞行姿势采用“竖着飞”。假如照这个老思绪设计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散热问题就十分棘手:新一代北斗卫星功用请求十分高,功率也水涨船高,采用正方体外形,基本无法处置散热问题。 林宝军带领团队经过深化计算、重复考证,发明性地将卫星正方体外形改为长方体设计,把“竖着飞”变成“横着飞”。这样一来,卫星几个面名义积有所不同,让较小的面对着太阳,较大的面作为散热面,有效减少热辐射并进步散热速度;“横着飞”则把名义积最大的面作为对空中,使卫星装载更多导航天线,以进步卫星信号发送、接纳效率。 北斗导航卫星运转轨迹。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终于以崭新的容颜展往常大家面前。见过它的人,无一不被它的“美丽”所吸收:“卫星居然还能做得这么漂亮啊,简直就是一位身段苗条的‘飞天仙子’!”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命令,“长三乙”运载火箭瞬间变身为一只火凤凰,展开绚烂的尾翼,牵手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青云直上,将它们精确送入工作轨道。 这之后,北斗人在全世界特别是欧盟惊诧、艳慕和复杂的眼光中将一颗又一颗卫星送上蓝天。 从最初的第1颗、第2颗……第10颗……第20颗……第50颗…… 在组网最密集阶段,平均半个月发射一次卫星,而且百分之八十采用“一箭双星”发射方式,发射胜利率百分之百,发明了世界航天的“中国速度”。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胜利升空。 这标记着,自1994年开端预研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正式建成! 新时期北斗肉体 起步晚、底子薄,中国要独立建成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曾被西方国度以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6年间,几代北斗人继续斗争、数十万树立者聚力托举,一次次刷新了科技强国的“中国速度”,展示了自主创新的“中国精度”,彰显了开放容纳的“中国气度”。 北斗系统用20多年走完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0多年的展开之路,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建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现场展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北斗的展开进程曾经成为历史,一定会不时警示和鼓舞着后人。 从此,北斗带给中国人民的,不只是精准的参照和国度保险的保障,更是一种独立自主、奋发有为的肉体,一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一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自信。 这种因阅历和经验、血汗和泪水凝结的北斗肉体将时时辰刻鼓舞中华儿女迈向星斗大海,和更远的远方。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列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强调要传承好、发扬好新时期北斗肉体。 习近平总书记列席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视频来源:新闻联播 自1994年启动北斗系统工程以来,北斗人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杰出”的新时期北斗肉体,400多家单位、30余万科技人员集智攻关,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余项关键中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北斗三号卫星中心器部件完成国产化率100%。中国天性,是北斗肉体的最好诠释! 北斗起飞的背地 是北斗人几十年来的 不懈努力和勤劳付出 这组北斗人逾越20年的对对照 令人动容 为何要建中国人自己的导航系统? 有人可能会问:GPS不是挺好用的吗?花这么多心力建中国人自己的导航系统,值得吗?GPS还能卡住我们的脖子不成? 您别说,还真是! 1991年,当美军两枚依托GPS导航的导弹从同一个洞口钻进伊拉克指挥部内部爆炸的画面传来时,被震动到的,想必曾经不只是伊拉克人,还有我们自己。 而到了1993年“银河号事情”,也正是由于GPS信号被美国关闭,招致银河号分不清东南西北而被迫停船抛锚,不得不接受美军检查。 假如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感遭到的仅仅是风险和要挟,那么“银河号事情”感遭到的,就曾经是被“卡脖子”的痛苦和因落后挨打的凌辱。 于是,1994年,我国开端正式重启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和树立,并定名为“北斗”,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北斗一号。 将我国自主建造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饱含着近代以来中国历经劫难的苏醒、走向复兴的企盼:中国命运必须自己掌控,大国重器必须自己打造。 GPS是一个以军用为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一切权、控制权、运营权都属于美国国防部。美国军方能够随时叫停民用信号,“免费午餐”存在庞大风险。 GPS想要针对我们,措施真的很多。 当战争发作的时分,美国国防部能够给军方电码再加密,这样就只需美国人允许的接纳器才干收到军方信号。 GPS也能够被“物理攻击”大面积搞破坏。好比,用大功率阻塞接纳机,令其完整失锁并不时处于搜星状态来完成干扰。或者发送假信号、延时信号,让用户无法取得正确的距离信息。 当然,还能够直接让飞过限制区域上空的个别卫星暂时离线,同样能让该区用户失去定位精度。 一旦GPS真想“制裁”我们,那可真是防不胜防。 不外,往常我们有了自己的北斗,再也不用被GPS限制了!除了牢牢控制导航主动权,还能享用比GPS更优越的效劳。 北斗到底有多好用? 业内有这样一句名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只受想象力的限制”,毫不夸大地说,作为典型的国度重器,它就像我们水、电、还有公路一样,是我们社会树立基础的保障。 国之重器,其利于国 导弹呼啸、战机轰鸣、军舰破浪、将士列阵,北斗如影随形,战场的主动权、战役力的增长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5万余艘渔船、400多万辆营运车辆装置了北斗终端,民航也将依托北斗树立航空器全球追踪系统,交通愈加保险可控。 地质灾害多发的云贵川陕等地,大桥、隧道、边坡以及城市的灯塔、高楼、老旧房屋,北斗实时监测、预判风险、及时报警,人民生命财富保险更有保障。 丰厚多彩的北斗应用。 耕地广大的新疆、黑龙江等地,农业机械装置北斗终端,拖拉机自动沿线耕作,无人机自动定量喷洒农药,土地运用率进步5%,复播精确率进步到100%,农药俭省40%,劳动消费效益大幅提升。 2015年“4·25”尼泊尔地震,北斗“穿越”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指引救援队伍千里驰援。2017年8月下旬,超级台风“天鸽”突袭广东,347艘渔船在北斗引导下保险回港……“北斗呼叫,天降神兵!”面对一同起突发严重灾害,北斗开启一扇扇“生命之门”。 在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展览会上拍摄的北斗便携式移动应急监测站(2021年5月27日摄)。此设备目前曾经应用到救灾工作中。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应用北斗定位和网络技术,市场上销售的“北斗菜”,扫一扫二维码,就能追踪它长在谁家地、用的谁家种、施过什么肥。一些中央的水果种植、畜牧养殖,乃至中药消费,都开端应用北斗终端中止溯源管理、全过程监控,老庶民关注的食品药品保险问题有望从技术上得以处置。 2018年4月18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塔湾村村民在田间应用北斗导航收获蔬菜。 翻开“嵌入”北斗的电子地图、约车软件,出行愈加方便。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长途运营疲倦驾驶、超速越线违章行车,运用北斗,都可辨认、可定位、可监管、可处分。 运用北斗手机,老人遇到紧急状况只需按下求救按钮,就会立刻发送精准信息;戴着北斗手表的儿童,一旦分开保险区域,父母就会收到报警信号。 “接地气”的中国北斗,越来越成为人们贴心、方便、牢靠的忠实伴侣和“守护神”。 创新引擎,潜能无限 “北斗+农业”“北斗+交通”“北斗+气候”“北斗+救援”“北斗+物流”“北斗+支付”……目前,北斗产业曾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今年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了《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效劳产业展开白皮书》。白皮书显现,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效劳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16.29%。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备等在内的产业中心产值同比增长约12.28%,达1454亿元。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效劳范畴企事业单位总数量坚持在1.4万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越50万。 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用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越10亿台/套。 截至2022年3月,北斗高精度时空效劳的每月调用次数已突破1000亿次。 在交通范畴,已有超越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装置运用北斗系统,4.7万多艘船舶应用北斗系统。 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拍摄的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2020年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在农业范畴,全国已装置北斗自动驾驶系统的农机超越10万台。 在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聪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内,工作人员设置无人驾驶插秧机工作途径(2021年5月11日摄)。据引见,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应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田间作业时可完成自动避障、掉头和转弯。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在水利范畴,北斗系统在超越2587处水库应用短报文通讯效劳水文监测。 在大众应用方面,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投放已突破500万辆,2021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支持北斗系统的已达3.24亿部,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通讯效劳的手机曾经正式发布。 在北斗融合应用成果展览会上拍摄的一款装有北斗定位装置的电动车(2021年10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2022年4月 国度展开变革委对外发布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体系已基本构成 北斗应用在助力打造现代化基础设备体系 拓展行业应用场景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时空赋能作用 北斗系统正在成为支持经济社会展开 助力人民大众美好生活的“科技先锋” 北斗的展开 已远远超越当年的设计 未来将只受想象力限制 世界北斗,效劳全球 从北斗一号效劳我国及周边地域 到北斗二号效劳亚太地域 再到北斗三号效劳全球 中国北斗一直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 书写着开放融合的生动篇章 目前,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度和地域,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效劳,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防灾减灾、聪慧港口等各种处置计划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区域的众多国度得到应用。 在我国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文莱的都市现代化树立、聪慧旅游……北斗正在提供心贴心定制效劳;分别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展开交流协作,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度制定推进措施,在泰国建成小型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示范网……北斗彰显的中国胸怀和中国贡献随同“太空丝路”不时延展。 中国北斗,历经20载,从一无一切到全面出口,真正把自给自足做到了极致! 最后,再让我们经过一组图,来感受中国北斗为什么值得自豪! 仰视星空、北斗绚烂 兢兢业业、行稳致远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一流的北斗 这是北斗系统不变的初心 更是时期赋予中国的历史任务 北斗卫星导航基本系统固然全面建成和应用,但关于中国卫星导航展开事业来说,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继续完善、提升系统性能及推行应用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关于2035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统为中心的,愈加泛在、愈加融合、愈加智能的国度综合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这一雄伟目的,北斗人深感任务崇高,任重如山! 到那时,北斗无疑是世界卫星导航这片绚烂星空上最明亮、最耀眼的星星! 编 辑丨李漫 校 对丨孙希雨 校 审丨贾文程 值班编委丨汤 杰 点亮“在看”,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