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积家,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民族教育延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讨基地主任,国度民委言语文化心理重点研讨基地首席专家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方式,其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性和习气的行为方式。研讨发现,言语能够成为激活某一文化认同的强有力的线索,是文化的有效启动物,而文化影响人格。 广义的人格包含气质、性格、认知方式、归因方式、自我等。言语影响气质、性格。双语者在回答不同言语版本的人格检验时呈现显著的人格差别。美国心理学家赫尔采用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研讨来自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的移民,距离5-15天,让被试分别填写母语版和英文版的检验,发现三类被试均在英文版和母语版检验的大多数维度上呈现显著差别。 言语影响认知方式。与背景信息比,西方人更关注目的信息,构成场独立型和剖析型的留意方式;东方人更关注目的和背景的联络,构成场依存型和整体型的留意方式。对中-英双语者的研讨发现,采用汉语问卷,被试更倾向于基于关系分类;采用英语问卷,被试更倾向于基于规则分类。 言语影响归因方式。对单语者的研讨表明,东亚人喜欢对行为做情境归因,欧美人喜欢对行为做性格或气质归因。启动对美国人身份认同时,中—英双语者倾向做内部归因;启动对中国人身份认同时,倾向做环境归因。 言语影响自我。激活香港人和美籍华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时,被试的自我描画更具有集体主义倾向。激活美籍华人对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时,被试的自我描画更具有个人主义倾向。研讨表明,欧美人的自我中不包含亲人、朋友、同事,而中国人的自我中包含母亲、父亲和一些重要的他人。 言语为什么影响人格?当下尚无定论。 言语关联性理论以为,言语中有人格原型(如“君子”“小人”)、人格理想(如“圣贤”“大丈夫”“中和”“外圆内方”)、人格构成途径(如“习与性成”“自强不息”)。言语经过影响认知方式、认知途径、认知过程、认知结果来影响人格。 文化顺应性假定以为,当个体处于某种情境时,会以一种顺应或迎合当前文化的方式来回应。言语能够有效地启动双语者的文化特异的价值观、归因方式和记忆,个体会基于群体间的文化差别,改动沟通行为以顺应外群体。 文化框架转换理论以为,某些个体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框架,这些文化框架受不同的情境要素启动,个体能够转换至与情境要素相关的文化框架中。个体基于情境的文化相关线索,作出与文化情境分歧的反响。 我国有56个民族,除回族外,其他的民族均有本民族言语,一些民族还有本民族文字。因而,应该注重民族言语对民族人格的影响。与汉语相比,少数民族言语更少情境性,更多方式化,一词多音、一词多义现象比汉语少,少数民族个体的人格因而就比较直接、诚实、态度鲜明。教员要了解少数民族言语,进而发现少数民族言语对人格的影响。我们发现,蒙—汉双语者在蒙古语人格检验中比在汉语人格检验中更开放、更外向。在汉语媒介下,他们心仪的英雄中汉族人物多于蒙古族人物。在蒙古语媒介下,他们心仪的英雄简直全是蒙古族人物。这一方面阐明民族言语对民族人格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阐明了在我国提高国度通用言语文字的重要性。 (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8年第1期) 公众号:zhongguominzujiaoyu 投稿邮箱:zgmzjy1986@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