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骊歌声声催,伊人独憔悴 ——赠友送别诗的鉴赏 李玉涛 好花总会凋零,挚友终会离散。正如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于是有人领悟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有人无奈于“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有人感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生离死别”是一个永远写不完的题目!。咀嚼品味这样的诗句时我们总会“心有戚戚焉”。这些诗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呢?大概是因为天性敏感的诗人独特的人生体验、真挚细腻的情感和高妙的艺术表现吧! 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又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空间的隔离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丽,可以和爱情诗、思乡诗、悼亡诗等量齐观。 一、送别诗的分类: (1)有送诗与别诗之分:送别之诗,有送有别。一般说来,送则己为主人,送客远去;别则己为客人,别人而去。别不必有诗,而送则必有诗作。故诗人集中,往往多“送”而少“别”。“‘送别’之作比‘留别’之作多的直接原因,乃是他们自身踏上旅途之际的身心负担,使他们充裕创作的精力大为减少之故。” (2)按送别对象:与亲人别、与朋友(文人或战士)别、与爱人别。 二、送别诗的诗题特点: 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等。 留别诗诗题往往是“留别(别) ××”/“赠××” 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一般用抽象性高的诗题,这是相当明显的特点。 三、送别诗的常用意象: 第一,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第二,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 第三,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 第四,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 第五,唱歌踏歌送别。《离歌》、《骊歌》、《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劳歌》“劳歌一曲解行舟”。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送别诗常用具体意象: 植物:柳、浮萍、孤蓬 动物:杜鹃、鸿雁 送别场所:南浦、长亭、灞陵 送别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草 杨柳: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为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君。——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昌龄《闺怨》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送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冯延巳)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晏几道) 灞陵(借代): 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灞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流水: 古人分别多在水边——流水之多、之长、之柔、流水一去不返! 李白送别诗中的“流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泾川送族弟醇》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邕之武昌》 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落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鸿雁类: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河边有雁声。——李颀《送刘昱》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孤蓬类: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月: 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去与师谁与共,一船明月一船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卿》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王昌龄《卢溪主人》 *月亮的别称玉魄、玉盘、玉兔、玉壶、冰轮、皓魄、婵娟、桂魄、嫦娥、蟾宫、金镜、丹桂、素娥等。 *月亮本是自然界一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很自然的,它就成为文人骚客们寄托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所谓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他们对月寄予了很多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甚至怨恨等等。 四、送别诗的常见情感: 1、对离别的不舍,对友人的关切、担忧,充满孤寂惆怅。 2、对友人的勉励、宽慰,充满信心与力量。 3、表达个人志节。 4、歌颂友人间的深厚友谊。 情感1:茫然、怅然若失。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情感2:宽慰(情深意长的勉励) 千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情感3:劝慰中带难分难舍 送元二使安西(情深意长的勉励)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感4:表诗人志节 芙蓉楼送辛渐 (坦陈心志的告白)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情感5: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6:朋友间的友谊。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思念,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五、 送别诗常用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1、托物寓情,形象生动。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 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2、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笙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此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 3、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 送别诗运用种种手法言情,并不排除在诗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关键是这种语言是否真切,是否具有“芬芳悱恻之怀”。很多人都熟悉《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几句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试想,如果缺乏如此四句诗,特别是前两句,这首诗能长期广受青睐吗?同样,如果没有“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其一)能流传至今吗?当然这些名句并非孤立的,它同是一首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亮点。总之,把借景抒情等手法与选用至理名言直诉胸臆有机结合起来,便大大有助于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来深化诗意,从而把情言响、言高、言深。 六、送别诗鉴赏要点。 1.区分别前、别中、别后,以辨明虚实。 2.把握送别诗的常见情感:惜别、伤别、壮别、慰别。兼及个人际遇、志节,歌颂友谊等。 一、【2022年全国乙卷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14.A。[解析]A.“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错误,颔联“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的大意是互相了解哪里需要时间早?只要心意是一样的,便不需要在乎认识时间的早或晚。言外之意是两人认识时间不长,所以唐少府并非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故选A。 【答案】15.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来排遣离愁。“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②本诗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排遣离愁。颈联的“浦楼”两句实写饯别时凄清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照水边酒楼,一路风烟;尾联的“去去”两句虚写友人要去的地方在日边,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二、【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第二句“惠远东林住得无”用“惠远”“东林”两个意象,表现高僧的淡泊遁世的态度,“住得无?”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达了对白居易出入佛寺的关切以及劝告,含蓄地劝诫友人不要轻易产生逃避、厌弃官场的情绪。 三、【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16.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 B项, “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有误,“念此”的“此”应结合首联中“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一起理解,诗人不是为离别“心惊神伤”,而是想到在此战乱时期,自己又年老多病,一别将再难相见,故此“心惊神伤”。故选B。 16. ①峨眉山位于蜀地,岘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岘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独寂寞之情。 四、【2020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9.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 _____;而《送柴侍御》突出___ ___ 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分) 20.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 【答案】19. (1) 感伤 (2).达观 20. 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 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 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五、【2020年新高考Ⅱ卷 海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赠赵伯鱼(节选) 韩驹① 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 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16.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15.B。 16.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 六、【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15.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6分) 【答案】14.D。作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有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是眼前之景,并非回忆之景。 15.A。(A项“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确。B项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式游览赤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面对人生困境要有苏轼那样乐观旷达的心态。C项“蜀道登天”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点明此行之艰难;虽是王命,何尝又不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D项“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句,劝勉友人不必伤别。) 16.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此“和缓”。 七、【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1)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2)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案】(1)B、D。 (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