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日本 “人世国宝”、漆艺家增村纪一郎◆《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 蒋丰 说到日本的埼玉县春日部市,中国读者一定不会陌生,那里,正是日本动漫代表作人物之一“蜡笔小新”的家乡。这里,我想与读者分享的是:这里,还是日本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髹漆的坚持者、“人世国宝”增村纪一郎的家。 通常,在日本说道“人世国宝”,指的是具有特技的一个人。但是,增村纪一郎可谓是一家“国宝”。他的父亲增村益城在1978年被日本政府部门认定为“人世国宝”,增村纪一郎自己在1998年复制了正仓院珍藏千年的“御物漆皮袈裟箱”,2008被日本政府部门认定为“人世国宝”。增村纪一郎的女儿真实子,往常也是身负重担,师从父亲,在继承并发扬着日本髹漆的技法。 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 蒋丰:髹漆工艺,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历史,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但是,我对日本髹漆并不熟习。您能为我们引见一下日本髹漆的特性吗? 增村纪一郎:“髹”这个汉字,是由“髟”与“休”上下叠加组成的,应该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漆。漆从树上刚取下来时,是茶褐色,接触空气后水分蒸发,就变成了红黑色、再变成透明的。第二层意义是涂漆的刷毛。这个刷毛,其实是将女性的头发固定在桧木板上制成的。 髹漆,被以为是漆艺技法中最为古老的,髹漆不选择材质,在木、竹、布等上面都能够涂漆,好比在麻布上涂漆,一层一层重合,叫做“干漆”。奈良时期,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传入的佛像,就是用干漆制成的。由于这样做成的佛像,重量较轻,容易搬运。由中国鉴真和尚在日本奈良创建的唐招提寺里,往常还寄存着干漆佛像。 在日本,寺院都是木造的,一旦有火灾发作,僧人就会抢救出最可贵的东西——佛像。青铜的佛像太重,干漆的佛像或背或抱都能够,所以固然历经千年,日本寺院的干漆佛像也能留存下来,而且留存下来的,都是国宝或重要文化遗产。 用在麻布上的除干漆以外,还有一种漆皮,是用生牛皮制成的。把生牛皮浸入水中1到2天,会变得柔软能拉伸,再用木型固定,在奈良的正仓院里,珍藏着圣武天皇当年装袈裟用的漆皮盒子——“御物漆皮袈裟箱”第一号。1998年,我在胜利复制地一个。让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是我的任务之一。 日本的手工艺品在中国受欢送令人欣喜 蒋丰: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不只在过去支撑日本社会走向繁荣,往常也为新时期注入了不可或缺的肉体营养。日本的“匠人文化”、“匠人肉体”,正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推崇。为什么日本传统工艺在高度量产的现代也能有耐久的魅力? 增村纪一郎:在我还小的时分,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吧,日本社会普遍以为匠人的手工艺,在精密度上要高过机械,就似乎瑞士高级机械表的背地,有着很多手工匠人的身影。 随同着机械精密度的进步,与批量消费的成本的降低,无论是哪个国度,四处都是无机物,简直一样的外型,一样的质量,包含现代建筑都是一样的。差未几一样的外型一样的质量。于是,人们慢慢重新注重起带着手温的,倾注了匠人感情的手工艺品。 日本的手工艺品,在素材的选择上,就注重自然,而且匠人是把每一件工艺品,都当成唯逐一件、最后一件去打造,花上十二分肉体,力图尽善尽美,手艺的熟练与精准,也是经过成年累月的严厉锻炼的。最近几年,日本的手工艺品也得到了中国的朋友们的关注,我个人是十分欣喜的。 “中国曾经是兄长、是师长” 蒋丰: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交流,日本的传统手工艺也多受过中国的影响。有种说法是,“日本工艺多源于中国而高于中国”,您对此有什么见地? 增村纪一郎:中国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曾出土过一个木胎漆碗,距今有7000多年的历史,1989年,我曾在上海博物馆看到过。当时,上海博物馆的学艺员听说我是从日本专程来的,就带我去了仓库。后来,日本北海道也出土了7000多年前的漆器,这阐明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从7000多年前漆器就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于日原本说,中国曾经是兄长、是师长,辅佐日本确立了文化的根基。日本又在这个根基上,展开出了十分日式的文化。日本的传统漆工艺,基本上都是同佛教一同,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从前唐朝的漆艺技术,往常依旧“活”在日本,被代代据守。 其实,造物,都是从模仿学习开端的,日本尤擅此道,并且能进化出更具有日本特征的产品。好比说日产车,最初就是模仿的雷诺汽车,丰田模仿的是英国的奥斯汀和美国的福特。日本的梅雨时节较长,所以日本就能制造出雨天也一样稳健、温馨的车辆,车内的空调,能够中止好几段调理,包含风向与风量。这种照顾运用者的感受,细致入微的设计,是日本的专长。 中国也是一样。从前,中国是“世界的工厂”,由他人提供设计、提供素材,照着他人的请求去做,往常,中国曾经降生了许许多多的世界著名品牌,好比华为的手机。我往常运用的,就是中国华为的手机。古代的中国,是能够从零开端发明发明的国度,所以今后一定也能发明发明出更多的世界名品,而不只仅是“低价货”的代名词。 随同着时期的展开,社会构成的变更,一门传统手工艺,仅仅依托师徒相传是不行的,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以东京艺术大学为首,日本的冲绳县立艺术大学、香川县漆艺研讨所、广岛市立大学、金泽美术工艺大学、京都市立艺术大学,都有漆艺专业,石川县轮岛还有漆艺技术研讨所等。日本从源头上注重传统手工艺,好比我担任理事长的日本文化财漆协会,目前有会员500多人,40年间该协会在岩手县种植了7万棵漆木。7万棵,关于中国来说是小数字,但在日本,曾经是了不起的数字了。 中国也有很多的地域传统工艺,好比北京有堆朱(剔红),扬州有螺钿,而且中国也比较注重地域传统工艺的传承,据我了解,北京、武汉、福州的大学里都有漆艺专业的传授与研讨。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的周剑石副教授就是我在东京艺术大学的弟子。1989年,我在重庆还见过沈福文先生。他在二战前留学日本,跟随东京美术学校(东京艺术大学的前身)的松田权六教授学习漆艺,后来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功底扎实,令人尊崇。 采访后记: 增村先生的工作室,就是家里的一个小房间,制造用具、参考书、历史资料,分门别类,放得满满当当,用来发明“国宝”的工作台,仅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木桌而已。他记得一切东西的位置,整理收拾也都是亲力亲为,“就连我妻子都不行”。 固然有“日本工艺多源于中国而高于中国”的说法,但增村先生一直视中国为兄长、师长,不时热心于与同中国漆艺匠人的商榷交流,将漆艺成为“亚洲之宝”。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未能前往中国调查,令他深感遗憾。79岁的他,还有诸多去中国调查的计划,所以女儿送了他一款华为手机, “我用的就是华为的手机,十分好”,在日本的“人世国宝”的家里,听到对中国民族品牌的盛赞,大约是此行最大的震动。(摄影:本刊记者 张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