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唐朝的众多废太子们,很容易给人一个印象,觉得没有登上皇位的倒运太子有很多的样子,数量肯定会远远超越能够继位当皇帝的太子们。 但其实,这个印象是一个错觉,经过数据能够发现,倒运的太子数量比继位的太子数量低多了,本文大约有二千五百字,用单调的数据来证明,能够正常继位的太子数量远远超越了被废的倒运蛋们,当然,这些登上皇位的太子疾速被垮台的也不少,但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高危职业之一的太子 太子也是一个高危职业,你表示的太优秀了,要挟父皇的位置会被厌弃;你要表示的平凡点,父皇又厌弃你太不给他长脸,也不行。 更何况还有一众好兄弟们在旁虎视眈眈,对你的储君之位垂涎欲滴;还有倒运的由于皇帝爹垮台被废、被杀,自己也遭到牵连的;当然,还有时运不济过早病死在太子之位上的。 总之,由于父子相疑、手足相残,有不少太子们倒在距离皇位一步之遥的中央。 从先秦到清末,大小王朝包含建国称号的草头政权、短命小朝廷一共有80个,其中25个大小朝廷没有明白册立过太子或者继承人,这25个大小朝廷分别是:秦朝、项楚、玄汉、桓楚、谯蜀、侯汉、宇文许、黄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王闽、马楚、南汉、北汉、荆南、北辽、西辽、后辽、张楚、刘齐、李顺、张西。 其实还有什么南诏、大理、吐谷浑、高昌、宕昌了,邓至了,等等众多非主流国度没有统计。这些国度也很少有册立太子的记载,希望有看到本文、感兴味的朋友能够弥补,使数据更完好,有弥补的朋友,猴格会有小小的心意奉上,但是必须得有原始史料记载出处。 猴格只统计了55个王朝帝国、包含短命的小朝廷们,一共有皇帝或者天王352人。把这55个王朝的太子继位与被废、早亡的数据,用图片方式展示给读者朋友。 这55个朝廷,明白做过太子【含太孙、太弟、太叔】的有242人,生前没有做过太子死后被追封的不算哈。 其中胜利继位的太子有120人,占总数的49.6%;被废的太子有43人,占总数的17.8%;亡国的太子有25人,占总数的10.3%;早亡的太子有38人,占总数的15.7%;父亲被杀或者垮台而失位的太子有16人,占总数的7%。 经过了如指掌的数据,我们能够知道,在封建王朝里,能够登上皇帝宝座的太子们还是占多数,那些倒运蛋只是少部分。 而那些没有登上帝位的失意者,的确是被废者居多,占了太子总数的17.8%,占倒运太子的35.2%;早亡病死的太子们居第二,占太子总数的15.7%,占倒运太子的31.4%;亡国的太子们居三,占太子总数的10.3%,占倒运太子的20.5%;由于父亲倒运的太子最少,占太子总数的7%,占倒运太子的13.1%。 经过数据窥视到的东西 按正常来说,应该是王朝存在的时间越长,所立的太子相应就越多,例如西汉、大唐、大明等等。 西汉皇帝有15位,一共立过9位太子,其中7位胜利继位,只需2例被废; 大唐皇帝有22位,立过的太子有30位,胜利继位的有18位,早亡的3位,被废的则有9位; 大明16帝,太子一共有15位,其中9位胜利继位,4位早亡,1位遭遇亡国,1位由于父亲垮台失位。 经过汉、唐、明的例子能够看出来,政变越频繁,被废率越高,我们经过这个数据就能够了解到大唐的政变最多,所以太子更迭就频繁;而西汉和大明的大局势就相对比较稳定了。 当然并不是说王朝存在时间长,所立的太子就多,也有例外的,例如东汉、宋朝等。 东汉,皇帝有14位,但所立太子只需7位,其中有4位以太子身份继位,太子被废有3例。 北宋9帝,只需6位太子,胜利继位的就有5位,只需1位遭遇亡国。 南宋10帝,太子有6位,胜利继位有4位,早亡有2例。 东汉和两宋为什么太子这么少而且继位率还比较高呢?很简单,这两个时期皇家都缺孩子。东汉是由于娃娃皇帝多,又驾崩的早,自然没有立太子的可能;两宋则是皇嗣奇缺,生出来能够养大都阿弥陀佛,哪里能和大唐一样朴素?今天废一个明天杀三个的。所以宋朝多数都是心肝肉一样的养大了,老皇帝临终册立太子以太子身份继位。 由于缺孩子,所以这两个王朝小宗入继大宗过继的就比较多,安帝过继给和帝,质帝过继给顺帝,灵帝过继给桓帝,英宗过继给仁宗,孝宗过继给高宗,理宗过继给宁宗,度宗过继给理宗。 东汉还有一个例外,就是废太子济阴王刘保,以济阴王的身份经过政变登上帝位,也算是唯逐一个废太子咸鱼大翻身,后世的朱见深和刘保的状况不同不能视为同例。 普通来说,王朝存在短暂的,所立太子就少,但同样也有例外,好比东吴、西晋。 东吴4帝居然有5位太子,其中胜利继位的只需1例,后来还被权臣所废,被废太子有2例,遭遇亡国的太子有1例。 西晋也是5帝,一共有11位太子,其中3例胜利继位,4例被废,遭遇亡国2例,早亡1例,还有由于父亲垮台失位1例 这种状况,我们单从数据看,就知道其国内政局紊乱不堪,距离消亡是指日可待的。 少族政权的辽夏金元清,严厉地说,其实并没有把立太子构成定制,多数都是某位皇帝为了集权或者更倾心汉化才会册立太子,更多的时分太子就是一个称谓。 例如金国,金太祖的儿子们被称谓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四太子等等;还有元国,皇太子宝都能够赐给宗王来表示对宗王委以重担,当那个宗王完成任务,皇太子宝是要收回的,在这里,皇太子宝只是相当于天子剑能够低价行事的意义,并不是册立皇太子。 辽国10帝,只需5位太子,其中只需1例继位,其他4例都没有继位的机遇,特别是耶律重元,从太弟变成太叔,真正的成为荣誉称号。 西夏10帝,也有6位太子,胜利继位1例,早亡2例,被废1例,弑父被杀1例,父亲垮台失位1例。 金国10帝,太子10位,只需3例胜利继位,5例早亡,2例由于父亲垮台失位。 蒙元17帝,太子7位,有4位继位,3位早亡。 满清12帝,太子6位,4例继位,1例被废,1例早亡。 辽国更倾向于立爱,这样的状况直接招致不满者经过政变上台,例如世宗,穆宗,景宗,都是由于政变上台的。夏国多为独子或者长子继位;金国到了熙宗之后则多是为了集中权益,所以早早确立太子,但很不幸屡屡遇到太子早亡的事情。 元国又不同了,为了压制旧俗,就经过汉式制度确立太子,但多数时分都是然并卵,不是太子早亡,就是太子被颠,覆。清国只需一例公开册立太子,还遭遇失败,从此开启秘密立储制度,是好是歹就靠皇帝一个人判别了,清朝四例继位的太子除了嘉庆,其他三例都是皇父临终宣读立储诏书正名份继承大位的。 就是这样。 简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二十五史等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在每个人眼中自然也是不同的,某只是写出自己的所想,并不试图压服每个人。 当然,每个人也都有承认某的权益,那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文写出来就是让人阅读评论的,但是,在您承认某的同时,能否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呢?我们理性交流好伐? 最后致意某些偏执的读者:请不要抱着戾气来网上、来某文中发泄,好吗?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