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曹操 〔两汉〕 孟冬十月,冬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以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 徘徊:往复回旋;来回走动。 流连;留恋。 肃清:打扫。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繁霜:繁多的霜雾。浓霜。 霏霏:飘洒,飞扬。泛指浓密盛多。 鹍鸡:大鸡。鸟名。似鹤。凤凰的别号。 鸷鸟: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 潜藏:潜伏躲藏。 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罴,棕熊,又叫马熊,毛棕褐色,能爬树,会游泳。 窟栖:窟穴里栖止。 钱镈bó:两种农具名。后泛指农具。借指农事。钱,铁铲。镈,锄一类的农具。 农收:农作物的收获。谓农事终了。 积场:囤积在场院。 逆旅:客舍;旅馆。旅居。 整设:整理设置。 以通:用以通商。 贾商:商贩。贾,作买卖的人;商人。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商,行商。行走在外的商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初冬十月,时间比前首稍晚。前八句写初冬的气候和景物。“鹍鸡”,鸟名,外形象鹤,羽毛黄白色。冬风刮个不停,严霜又厚又密,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肃杀严寒中显显露一派平和安定。中四句写人事。钱、镈,两种农具名,这里泛指农具。“逆旅”,客店。农具曾经闲置起来,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旅店正在整理布置,以供交往的客商住宿,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图景!诗篇反映了战后在部分地域人民过上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及诗人请求国度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朱乾说:“《冬十月》,叙其征途所经,天时物候,又自秋经冬。虽当军行,而不忘民事也。”(《乐府正义》卷八)在一定水平上触及了本诗的作意。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涵养。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性。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致上可分三类。一类是牵涉时势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势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表白自己的政治志向,并反映汉末人民灾难生活,魄力雄伟,大方凄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相互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精练的言语,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而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严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含“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政管理想。他想象的安定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理想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表白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在艺术作风上,曹操诗歌质朴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大方凄凉为其特征。大方凄凉,这原本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外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示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展开。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势的传统,影响深远。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劳,还表往常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树立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注重和推进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缘由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 。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能够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构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中止的。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利率真。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弥补,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魏武帝曹操(155年 —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曹操少年机警,任侠纵容,不治行业。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权力。建安十二年(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建安二十年(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葬于高陵。 曹操善诗文,知兵法,开建安文风。有诗文多篇。另有注《孙子》传世。今人整理其诗文成排印本《曹操集》。 同时亦擅长书法,被唐朝张怀瓘《书断》评为“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