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块的包包买不起,四百块的泡面总可以尝试一下吧? 01 看了GUCCI的泡面,眼泪PradaPrada地Dior上周末,一款朴实无华、连调料包都没有泡面在微博上引起了轰动,并在短时间内被网友刷上热搜榜。 是什么泡面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只见包装上印着五个大写英文字母——GUCCI,这下一切都说得过去了。 ▲Gucci方便面 Gucci是1921年创立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奢侈品牌,相传,其创始人Guccio Gucci上世纪初在巴黎伦敦上层社会光顾的酒店工作时,积累了对这个社会阶层审美品位的深刻了解,返回佛罗伦萨后开始为上层阶级设计制作旅行箱包。 凭借着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工艺,Gucci渐渐在全球范围内都颇具名气。 当然,Gucci的创意和工艺怎么样,想必咱们普通老百姓也看不出多少门道来,很多人对这个品牌的初始印象只有一个字:贵! 此次推出的泡面,虽然市面上并没有公布明确的价格,但依旧有“手眼通天”的网友通过深扒后表示,价格应该在70美金左右(折合人民币480元)。 一时间网友纷纷展开了调侃模式: ▲吃这个会影响我单手开宇宙飞船吗? ▲怎么能用塑料勺子,该配个金勺子! ▲这个面是不是要用神仙水来泡? 2017年,同为奢侈品牌的Tiffany也曾因相似的原因登上热搜,一个87000元的手工“毛线球”和1100元的回形针刷新了一大批网友的三观。 ▲Tiffany的毛线球 大家纷纷感叹,果然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02 奢侈品跨界做餐饮已成常态事实上,这并不是Gucci第一次尝试把真金白银做成食物让消费者吃下去了,抛开甜品之类的小打小闹,实打实的线下餐厅,Gucci都开过好几家。 早在2006年,为了配合意大利佛罗伦萨的GUCCI博物馆,一楼特别开设了露天咖啡馆,名字叫做GUCCI CAFF E RISTORANTE。 当时就有粉丝对他家推出的咖啡和甜点赞不绝口。 其后,GUCCI的餐饮业务扩大到亚洲,在日本东京银座的GUCCI大厦开设了另一家咖啡店GUCCI CAF Ginza。 主营业务除了咖啡,也开始为时髦的上班族提供简餐。 2015年,已经不再满足于售卖咖啡和简餐的Gucci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正餐厅1921 GUCCI,作为GUCCI品牌在全球开设的首家正式餐厅,1921 GUCCI餐厅面积约600平米,包括咖啡区、酒廊、主用餐区及露台。 餐厅提供午餐和晚餐,午餐人均150,晚餐人均300,另外加收10%服务费,作为走中高端定位的品牌,价格已经算是很良心了。 ▲1921GUCCI 不过很可惜的是,1921GUCCI于2017年7月正式从上海环贸iApm停业撤场,外界猜测原因很有可能是经营情况不理想。 但Gucci并没有放弃,2018年,Gucci与意大利顶级主厨Massimo Bottura 执掌的米其林三星餐厅Gucci Franescana 联手,在佛罗伦萨的Gucci Garden 里,开设了一家名为Gucci Osteria的餐厅。 不过这家餐厅的主要作用还是以陈列展示Gucci的设计作品为主,即便如此,它也成为了众多游客争相前往的打卡之地。 其实不光是Gucci,Dior、LV等奢侈品牌也都拥有自己的餐厅,上文提到的Tiffany旗下的咖啡店“The Blue Box Cafe”,更是因奥黛丽赫本出演的《蒂凡尼的早餐》,而成为全世界少女心中的梦幻场所。 ▲《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奥黛丽赫本 不知多少人挤爆了Tiffany的官方预约网站,苦等上三个月甚至半年,就为了坐在Tiffany独特的浅蓝色餐厅里吃一块小蛋糕。 03 开餐厅,是奢侈品牌的亲民通则如果Gucci泡面的真实价格的确是480元的话,读sir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一些评测博主的频道上看到它了。 虽然价格离谱,但500块大部分人咬咬牙还是掏的出来的,比起Tiffany八万多的毛线团,至少还能尝个味儿。 事实上,我们发现,这些奢侈品牌开的餐厅人均消费,比起它们的主营商品而言,都意外的比较“亲民”。 比如上文我们提到的1921GUCCI人均也就300块,Dior旗下的咖啡厅“Café Dior by Pierre Hermé Dior”一杯拿铁75块,加甜点人均在200以内;稍贵一点的Tiffany咖啡店吃一顿下午茶,也才1000块,连他家的回形针都买不到。 ▲Tiffany价值165美金的回形针 当然啦,比起我们平时消费的餐饮品牌,这些奢侈品开的餐厅也不能说便宜,但至少比起它们商店橱窗里动不动就好几万的衣服包包来说,读sir相信,消费得起的人应该多得多。 提起Gucci、LV、Dior等品牌,想必在大部分消费者眼里,它们都是高高在上,矗立在商场大厦里,连灯光都透露出一种冷淡与距离感。 在奢侈品牌与日俱增的今天,不少奢侈品牌在找机会让自己离消费者更近一点。 奢侈品牌沉迷开餐厅,或许不仅仅是“跨界”那么简单,他们显然没有进军美食界的雄心壮志,但高端品牌通过餐饮与消费者沟通正在形成一种风潮。 Chanel的快闪咖啡店从伦敦巡回到东京和上海,印着双C图案的咖啡杯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照片中; 美妆品牌Khiel’s在三里屯开了一家咖啡店,店内食物原料宣称与其护肤成分原料一样; 在梅赛德斯·奔驰位于东京的咖啡店,你能在限时菜单里找到接地气又有话题感的拉面和中华肉包…… 很显然,品牌们发现美食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网络语言。 诸如Gucci这类价位较高的品牌,服务的永远只是一小撮人,这些人的购买力再高也有限。 而通过有趣的餐饮跨界,品牌能够向那些未来可能成为其消费者的年轻人传递品牌形象; 即使是那些永远不会成为它的消费者的人,也有可能成为品牌的追随者。 比如Gucci餐厅的讲解员向消费者讲解他们的产品以及设计理念,甚至透露出品牌未来的行程安排,都是希望可以发展一批对品牌感兴趣的粉丝。 这样的变化并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 与食物毫不相关的大品牌盯上美食这件事,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看到了美食的更多跨界想象。 有机会的话你想尝尝Gucci的方便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