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历史上被称为“王霸之学”,其实他的学问从实质上看应该是“君子之学”。也就是说,“经过学习、修为,成为君子”是《荀子》全书的主题,也是“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荀子》关于学习、修为、治国、指导、富国、用兵等,都有丰厚而深化的论述。其中,关于思索,是君子的中心技艺,是学习的中心过程,也是成为君子的关键。 那么,关于思索,荀子有哪些见解呢? 在上一讲中,我们讲到了荀子在思索时主张全面思索、避免“偏伤”,为此要兼权孰计,审慎决策,并据守中庸,坚持均衡。 除了这些特征之外,荀子的思索聪慧还包含下列要点: 1. 注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荀子以为,凡事必有因果,任何事情都不会无缘无故凭空发作。因而,思索问题要思索到它的缘由,注重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络(用现代系统思索的言语讲,这是“衔接”或“反响”)。 好比,《荀子·劝学》篇中指出:
翻译为现代文,意义是说:各种事物的发作,一定有它的缘由。一个人取得光彩还是凌辱,一定和他的德行相关。(由于)肉腐朽了,就会生蛆;鱼枯死了,就要生虫;一个人行为懈怠疏忽,渤黾以己的身体,就会发作灾害。坚硬的东西,人们就会用作支柱;柔软的东西,人们就会用来捆束东西。假如自身存在邪恶污秽的东西,就会令人憎恶。就像铺在地上的柴火,看起来都是一样的,而火却总是在单调的中央烧起来;地看起来很平整,水却总是向着低洼的中央流淌。草木总是丛聚而生,禽兽总是成群寓居,万物都各自依附其同类。所以,只需竖起了箭靶,弓箭就向这里射来;森林的树木一旦繁茂,伐木者就会拿着斧头来砍伐;树木一旦成荫,群鸟就会来这里栖息;醋发酸了,蚊虫就飞来汇集。所以,说话有时会招致灾害,做事有时会招致凌辱,君子要谨慎地立身处世!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能够分明地看到,荀子十分擅长推理,他以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络。因而,看问题不应停留于名义,而应深化剖析,找到其缘由。只需这样,才干掌握关键。 基于上述思想方式,荀子以为,从修身的角度看,要想没有灾害(这是最高的境地),就必须从提升自我修为做起,谨慎地言行。从管理国度的角度来看,基本在于人性都有物质消费、吃苦的愿望(这是不可更改的),而物质是有限的,难以满足一切人的需求,因而就会产生争斗,招致社会紊乱。所以,管理的基本在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要展开消费,完成“上下俱富”,物质极大丰厚了,这一问题就不那么突出(但仍未被消灭),另一手则要树立并遵照“礼”,用以调理人的愿望、分配机制以及人际关系,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调和、健康展开。
今天人的天性,从终身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因循着这种天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作争夺,也就不再相互推让了;人终身下来就好妒忌仇恨的心理,因循着这种天性,就会发作摧残忠厚仁慈的事情,这样忠实信实就丧失了。人生来就有喜好声色的本能,喜好听好听的,喜欢看美观的,因循着这种天性,就会发作淫乱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既然这样,纵容人的天性,顺着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发作争夺,就会违背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从而惹起暴乱;所以,—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干确立契合等级制度的正常次序,完成社会的稳定。 相似这样的表述贯串全书。这是荀子思想很重要的一块基石。 2. 拉长思索的时间范围 荀子在思索问题时,注重因果之间的关系,看到一个政策或事情会给其他方面构成的影响,因而在决策时,不能静止地看问题,而是要有动态性,看到它可能构成的各种影响,掌握基本。 例如,他曾在《议兵》篇中,论述了魏国精兵政策的结果:
魏国采用的是严厉选拔、终身雇佣的精兵政策。魏国的‘武卒’都是依据一定的规范,经过严厉的选拔、测试程序而录用的。一旦考试合格录用之后,国度就会给予优厚的待遇,免除他家的徭役,分给好的地步、住宅,即便他们老了,这些待遇也不会被剥夺。所以,他们打起仗来也很卖力。但是,时间一长,这个政策会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随着“武卒”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招致国度的税收越来越少(武卒之家免税),另一方面国度的财政担负却越来越重,最终招致国力无法接受。固然魏疆土地宽广,但这种政策却是“危国之兵”。 由此可见,荀子在剖析一项政策时,着眼久远,能看到它对各方面的多种可能影响。在同一章节中,荀子还将齐国、秦国等军队制度中止了比较,提出了“齐之技击,不能够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能够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能够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能够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等精辟结论。 除了“议兵”,荀子也用相似思索措施来提出管理国度、展开国力之策。例如,他在《富国》篇中指出:
翻译过来,意义是说:使国度富强的途径是节制开支,让民众富有,并妥善贮藏亏损。节制开支,必须依照契合道理和礼义的准绳中止;使人民富有,必须依托政治上的各种措施。 让民众富有,人民就会有较充足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劳动。这样,农田就会得到管理,多施肥,得到精心的耕作;这样消费出来的谷物就会增长上百倍。国君依照法律规则征税,而臣民依照契合道理和礼制的规则节约运用。这样,余粮就会堆积如山,即便经常熄灭蜕变的余粮,粮食也还是会多得没有中央贮藏。君子何必忧虑没有亏损呢? 在这里,荀子看到了国君、政府、民众之间的相互联络,是典型的环形(动态)思索方式。 我在《如何系统思索》书中引见过这个例子,感兴味的朋友请关注“CKO学习型组织网”公众号,回复“荀子富国”,查看相关的剖析。 3. 分辨本末源流 由于有这样的思索方式,在荀子的思索中,任何事物都有其本末源流。所谓“本”,是比较深层次的关键,是基本;所谓“末”,指的是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它们受“本”的影响。 例如,《荀子·议兵》篇中指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凡在大王,将率末事也。”也就是说,在荀子看来,用兵打仗的基本在于使民众和指导上下团结分歧。因而,关键在于“大王”,至于将、帅等,都是次要的事。他为此中止了细致论述,指出:
假如君主是贤能的,国度就会安定;若君主无能,国度就会紊乱;若君主崇尚礼法、看重道义,国度就安定;若君主怠慢礼法、卑视道义,国度就紊乱。安定的国度会强盛,紊乱的国度会衰弱——这是强弱的基本。 由于事物有本末之分,它们之间的动态关联、相互影响也分为“源”与“流”。简单来说,“源”就是“存量”,能够在任何时辰中止丈量,有一定存在状态,而“流”是“流量”,是一段时间内的变更量。显然,存量受流量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的流量会招致存量的变更。 在我看来,这也是荀子的一种基本思索方式。事实上,在《荀子》中,荀子用相似思想措施,对很多问题中止了剖析,包含经济展开、国度实力、墨子的管理理念等。 例如,在《荀子·富国》篇,荀子对经济系统中止了精辟而深化的论述:
在荀子看来,田野和乡村是财物的基本;粮囤地窖谷仓米仓是财物的末节。庶民顺应天时,耕作适合,这是钱财的源头;依照等级征收的赋税和国库,是钱财的主流。所以,英明的君主一定谨慎地顺应时节的变更,节流开源,经常谨慎地思索这些问题,使天下的财富绰绰有余,国度就不再担忧财物不够了。假如这样,就会完成上下都富足,双方都没有中央来贮藏财物,这是懂得国计民生抵达了顶点。 所以,即便在大禹管理国度时碰上了十年大水患,商汤时遇到了长达七年的旱灾,但天下的人民没有遭受饥饿的灾难,十年以后,谷物又歉收了,而原来贮藏的粮食还有节余。这并没有其他缘由,就是由于他们懂得了本末、源流的关系。 相反,田野荒芜了,但国度的粮仓很充实,庶民很贫乏,但国度仓库却满满的,这就是将亡之国。由于这样是隔绝了基本,干涸了源头,把财物都归并到国库中,但是,假如君主、宰相还不知道风险,那么他们的消亡很快就要来到了。 同样,他也用相似手法批判了墨子的主张:
在荀子看来,墨子“非乐”的主张会使天下紊乱,他主张的“节用”将招致天下贫穷。这并不是故意诋毁墨子,而是由于他的主张不可避免地会得出这种结论。在荀子看来,假如让墨子掌管天下,或者是一个诸侯国,实施他的主张,只让大家穿粗布衣服、吃劣质食品,遏止音乐。假如这样的话,生活就会索然无味,没人愿意上进、追求更好的生活或奖赏。同时,君主也得减少仆从,精简官职,崇尚勤劳,与老庶民做同样的事情。这样,君主就没有权威,有罪的人就得不四处分。 想象一下,没有奖赏,贤人就不能得到任用;不能处分,不贤的人就不能遭到免职。有才干的和没有才干的都不能得到恰当任用。这样,万物就会不谐和,突发的事情就得不到相应的处置;在上,错失天时,在下,丧失天时,在中,失掉人和;天下就会遭受痛苦的煎熬。固然墨子只穿粗布衣服,用草绳做腰带,吃豆叶,喝白水,又怎样能使人民富足呢? 所以说,他这样的政治主张伤害了社会的基本,断竭了展开的源头,只能使天下遭殃。 此外,荀子也从系统结构的角度剖析得出了“秦国会统一天下但难以耐久”的历史性推断(《荀子·强国》)。由于在他看来,礼是强国之本、乱世之道。假如国度失去了“本”,干涸了“源”,就难以持续。 4. 要有时间观念 在荀子的哲学体系中,有一个重要概念:积。像荀子所说:“真积力久则入”。学习需求真正了解、持续坚持、用心专注,经过一段时间,才干有所建树。 同样,他在书中多个章节都提到了“积”,全书共运用“积”字85处。好比:
把土堆得足够高就成了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水汇积得足够多就成了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起来;人们要是能不时地积聚善行,就能成为有道德的君子,自会意智澄明,抵达了成为圣人的思想境地。所以,不一步一步地走,就无法抵达千里之外的中央;不汇集众多的小溪流,就不能构成江海。骏马一跳,不能超越十步;劣马跑十天也能够抵达千里。因而,胜利就在于不停顿地向前走。用刻刀雕琢,假如中途放弃,即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假如锲而不舍,锲而不舍,就连金属和石头都能雕空。 从这里能够看出,荀子以为事物的展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才干使得事物发作质的变更。 就拿人的展开来看,事实上,荀子以为,人终身下来天性是朴素的,但是等人长大了,有的成为贤明的君子,有的则成为盗贼,关键在于后天的长大进程。
凡是人,都有相同的中央:饿了就想吃,冷了就想暖和些,累了就想休息,喜欢得利而厌恶受害。这是人生来就有的天性,是无需锻炼就能做到的,也是禹、桀所相同的。眼睛能分辨黑白美丑,耳朵能分辨声音清浊,口舌能分辨酸咸甜苦,鼻子能分辨芳香腥臭,身体皮肤能分辨冷热痛痒。这也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才干,是无需锻炼就能做到的,也是禹、桀所相同的。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像尧、禹那样的贤君,也可能变成夏桀、盗跖那样的坏人;能够成为工匠,也能够成为农夫、商人。其中的关键在于,各人所采取的举措、习俗不同,经年累月积聚下来,构成了庞大的差别。 所以,要调查结果(或绩效表示)为什么会有区别,就必须综合剖析其在长大过程中遭到何种影响。用现代系统思索的言语来说,一个人的德行修为是存量,“积”就是流量,二者存在着相互影响。
人假如没有教员的教导,不懂得法度,就会任性而为;假如有教员教导,懂得法度,就会注重学习的积聚;而教员和法度自身也是依托学习的积聚得来的,不是先天具有的,仅靠人的天性不能独立地管理自己。天性不是我们后天所能构成的,但是天性却能够加以改动;积聚,不是我们先天一切的,却能够培育。习俗习气能够改动人的思想,耐久地受习俗习气的影响,就会改动人的天性。只需聚精会神,不三心二意,就能通于神明,与天地相参同了。
所以,泥土堆积起来能成为高山,细流汇积起来能构成大海,一天一天的积聚就叫做年,最高的中央是天,最低的中央是地,宇宙中上、下、东、西、南、北六个方向称为极,普通庶民积聚善行,抵达圆满的水平就能够成为圣人。那些必须努力才干有所收获,不时理论才会胜利,不时的积聚才干进步,最终抵达圆满就能成为圣人。所以,圣人就是普通人的善行日积月累的结果啊。人们积聚锄草耕田的阅历就成为农夫,积聚起砍削的阅历就成为木匠,积聚贩卖货物的阅历就成为商人,积聚礼义的阅历就成为君子。工匠的儿继承父业,城里的人安于他们的职业。楚国有楚国的习俗习气,越国有越国的习俗习气,中原地带有中原地带的习俗习气。这些都不是先天的天性,而是后天积聚、锤炼的结果啊。假如人们行为谨慎,认真地看待习俗习气,刚强德行的涵养和锤炼,就能成为君子了。 总之,在思索问题时,假如能有时间观念,了解“积”构成或作用的机理,我们就能愈加冷静、坚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D:ChinaC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