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乐善好施自古有之。古人有钱人积功德,有首倡三善的说法,哪三善呢?一为铺路,二为修桥,三为建学校。 但为什么不是先救济穷人呢? 老张我先讲一个故事。我有一个忘年交的朋友曹老师,他的祖上有个五百年前的名人叫曹完粮。曹完粮在正史上是没有记载的,方志里也很难寻觅,但为啥在舞钢却是个名人呢? 曹完粮被称作布衣慈善家。明朝正德嘉靖前后,舞阳闹饥荒,红山脚下有个曹姓农民,倾其全部家产救济饥饿的老百姓。由于他的善举,红山方圆几十里的农民得以存活。这还不算完,曹姓农民还代替全舞阳农民交了三年皇粮税银。 后来朝廷知道了这个事情,嘉奖其造化功德:封曹公完粮官,专修曹完粮官道,建曹家桥,赐曹公执法棒,曹完粮的善举在舞阳舞钢被世代后人口碑相传。 你看,曹完粮救济父老乡亲,他又被朝廷嘉奖,铺路修桥就差建学校,首倡三善就要占全了。 从古到今都有一个说法叫“救急不救穷”,老张认为是有道理的。就像曹完粮,如果他的家底不厚,在那个时代想救济方圆几十里的农民是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且还不容易落下好名声。老张我不是随意乱讲,“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从古至今多了去了。 但铺路修桥建学校这三种功德,一般不会被人诟病,而且还能传承下去几十上百年的历史,让后世更多的人受益,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救济人呢,一次两次还行,一人两人尚可,次数多了人数多了招架不住,能把自己也给救济穷了。所以古人发现还是做铺路修桥建学校的功德好,称为首倡三善。老张我也认为,我有钱了也先选这三种功德来做。 但河仁慈善曹先生说:“慈善不分大小,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甚至一份微笑和鼓励,也是慈善,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说得真好,老张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从和家人一直身体力行地做好事做善事,力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和“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昨天接到市慈善总会电话,说我儿参加的“慈善之光”征文活动获奖。去年的事情今年得以反馈很是意外,老张去领奖了领回一张荣誉证书,一个保温杯,还有300块现金,很是开心,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拿回来跟儿子拍照合影留念。 征文是弘扬慈善文化,歌颂慈行善举,弘扬社会正能量,我儿子写的是《我做慈善的故事》。是根据我领着儿子和闺女去村里看望老人的事迹,总结得也很到位,很用心的在写了,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三等奖,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算扬眉吐气了一回,现金也归儿子了,我们一分不取让他自由支配。 那篇获奖征文还没有公开发表过,老张我就附在后面给他发表了呗。 我做慈善的故事,希望这份爱心能够传递下去 作者:张鸿图 舞钢市第一初级中学八5班 大家好!我叫张鸿图,是一名初中学生。说起做慈善,我认为是一件距离我很遥远的事情,毕竟我不是富翁,捐不起很多的钱给有需要的人呀。我问我的爸爸:“怎么才算在做慈善呢?”我爸爸轻声对我说:“孩子,你已经在做慈善了,而且不止一次做的呢!” 我问我的爸爸:“爸爸,我什么时候做过慈善啊?我怎么都不记得了呢?” 我的爸爸微笑着看着我说:“孩子你忘记了吗?舞钢市铁山乡找子营徐松合徐爷爷的家?你去过好多次呢!” 我想了想,对我的爸爸点点头说:“是的,我记起来了爸爸!我们去过徐爷爷的家里好多次了,每次去都会给徐爷爷和那位老奶奶带去一些水果,爸爸你走的时候还会给徐爷爷100或者200块钱。” 我的爸爸点点头说:“嗯,是的。从2020年咱们知道徐爷爷家里的情况后,我就带着你和你的姐姐不止一次地去看望徐爷爷。一是让你们感受中华民族的敬老爱幼的孝道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是让你们从小不忘做慈善事业,虽然事情很小,但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举,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不求回报,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做善举,人就充满爱心,不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偏。” 听完我的爸爸的话,我又想起了舞钢市铁山乡找子营的徐爷爷和老奶奶。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还没有再去过他们的家,不知道他们过得好吗?身体还健康吗?徐爷爷家门口的那棵大桐树,树叶已经伸展开来,愿遮阳的树荫能给他们院里带来丝丝的凉爽。我爸爸让我放心,说徐爷爷是村子里的五保户,村里会照顾好他们的,有机会了我带你再去看看徐爷爷和老奶奶。 我的爸爸对我说,别看徐爷爷是五保户,却是舞钢市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呢。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自己的老母亲,从来没有嫌弃过老奶奶,给的梳头洗脸、穿衣打扮,还推着坐着轮椅的老奶奶在舞钢旅游看景致呢。 我不由地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和慈善有关的故事,一个可以让爱心传递下去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我就不复述了,故事里面的一句话我抄录下来:“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关心他人。”我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学生,都看过这个故事,爱心是可以复制,是可以传递的,就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传递爱心的善举多了,就变成了全民参与的慈善事业。 以上就是我做慈善的故事,我的爸爸说过,做慈善无大小,小慈善也是大爱心,我希望这份爱心能够继续传递下去。 以上是作文的全部内容,一个初中同学虽然文笔稚嫩,但写得也不错了几乎没有水分,都是我们一起做的。虽说做好事不求回报和留名,但行好事静待花开,但总文笔或者影像记录下来也是好事情。毕竟,几十几百年后,有人能从历史资料中看到曾经的自己,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缘分。 以上,致敬曹公完粮济民善举。祝福张鸿图学业有成。 #冬日生活打卡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