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看看旧照还蛮好玩的,特别是对照起来看。“老周望野眼”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在文章里喜欢插些图片,一开端只是想着公众号是用手机阅读的,全是文字读着累,配些插图轻松点。在寻觅插图的过程中,我自己慢慢体会到图片的意义。很多历史照片当然是摆拍的,那个年代拍张照不容易,用要调到最理想的状态,才舍得“咔嚓”按下快门。但你很难说那些摆拍的照片不真实,它真实地反映了在当时当地,人的一种理想状态。今天早上如常查阅资料,看到几张照片,对照起来看蛮有滋味的。一张是清朝末年的,新军在教新兵识字,黑板上写的是“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照片里看,教官和新兵穿的都是新式军服,辫子也没了,当时距离清朝消亡,“碰顶”还有三五年,或许就在剧变的前夜。后来这些教官、新兵怎样了?无从查考,只留下这张“教兵识字”的照片,令后人唏嘘。 教兵识字 清朝末年拍摄 第一张照片没有查到拍摄的细致时间和地点,而第二张照片的信息就丰厚了。1941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卡尔·迈登斯(Carl Mydans)在四川龙泉驿拍摄了一组照片,1941年来自美国的年轻摄影师卡尔·迈登斯在成都龙泉驿拍下了一组照片,展示了当时处于抗战中的中国人真实的生活状态。1941年是抗战最艰难的时辰,“安定洋战争”尚未爆发,半壁江山沦陷,国度岌岌可危。但在四川的学校,还是在给学生中止国民教育,通知他们“往常固然不得了,未来一定了不得”。 1941年四川龙泉驿小学课堂 摄影:Carl Mydans 龙泉驿系列中的另一张 摄影:Carl Mydans 八十年沧海沧海,当年课堂中的男孩女孩,即便在世也已是耄耋老人。他们是一个世纪“不得了”和“了不得”的见证人呢。 卡尔·迈登斯(1907-2004) 最近我还写了 “慕琴生活”中的民国上海摩登女性 正月十五闹元宵 城隍庙去轧闹猛 兔年第一次夜行,依然在卢湾的废墟中 李家耀先生走了,听听他的评弹说唱 假如邓丽君还在世 浪奔浪流十六铺 电影《无名》中的上海生活细节 时光里的徐根宝|徐指导八十岁华诞高兴 喂喂,有只传呼电话,喊侬一道“望野眼”啦 复兴中路上寻不见大忙人费加罗 留念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三十周年 淡水路一家河南牛肉面馆的十年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